看向智远:“大师也觉得,本王是在侮辱大师么?”
他看也不看那少女,冲智远拱手施礼:“本王真有要事,不便奉陪,大师莫怪。”
他转身离去,留下犹怒气冲冲的少女。
那少女正是定方伯独女,陶筑。
陶筑今日随母亲到弘启寺上香,无意间听说晋王殿下在此,就借故从母亲身边溜走,赶了过来。
她想看一看,那个不愿意娶她的晋王殿下究竟是什么模样。——那日她无意间遇见晋王,不久后隐约听说皇帝有意将她许给晋王。她不表态,可是她内心深处并无反对之意。既是龙子凤孙,又是少年将军。还曾征战沙场,他符合她的所有幻想。
只可惜,他拒了婚事。
她想,她一定要看一看他。看看他,究竟是凭什么,拒绝她。
虽然同在京城长大,可她之前从未见过晋王殿下。上回晋王连马车都不曾下,她也没能一睹真容。
想到上回的事情,她又有些不平。
这次看到智远大师身边的容颜清俊气质卓绝的年轻人,她只瞧了一眼,就猜出他是晋王殿下。她自幼喜欢舞刀弄枪,读的诗书不多。可是,在那一刻,她脑海里竟然浮现出不少诗句来。
她想,晋王殿下的相貌,可一点都不比太子表哥差。
然而这么一个英挺俊朗冷峻端肃的人开口闭口都是香油钱时,她心里的怒火一下子点燃了。
可是,他竟然连一声解释都没有,甚至都没瞧她第二眼!
她心里的怒气更重了。
他凭什么?他凭什么啊!
定方伯夫人许氏找到女儿时,她正折着寺院里的垂杨柳的柳枝。那纤细柔软如同少女腰肢的柳枝被女儿折成各种花样。
“我的儿,你这是在做什么?谁又惹了你?”许氏心疼地问。自家女儿,自己最清楚。她一看女儿这样子,就知道女儿心里不好受。
“我见到他了。”陶筑松开了手里的柳枝,“我见到晋王了。”
“……”许氏一愣,半晌明白过来。她轻声道,“见到便见到吧。他跟咱们没关系。”
当初皇后娘娘确实透露,有意将陶筑许给晋王。她这做母亲的,对这桩婚事,自然是极为满意的。但是不知怎地,此事便没了下文。
不用细想就知道,这件事多半是晋王不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呗。他们虽说是皇亲国戚,可也比不过人家是王爷之尊啊。
回府途中,许氏将女儿揽在怀里,柔声安慰:“筑儿不要多想,这件事没人知道,也不损于你的名声。他眼光不好,自有眼光好的人……”
陶筑依偎在母亲怀里,久久沉默不语。
——事实上,陶筑不知道,这桩婚事没有下文,一则是因为当时晋王秦珣拒绝了,皇帝要其好好考虑。二则是因为皇帝自己忙于其他事情,无心管此事,才将这桩事暂且搁置下来。
皇帝还是比较中意这桩婚事的。他的几个儿子,各自为营,不甚亲近。——当然,早死的老四同老三要好,皇帝只要一想起,就胸闷头痛。那个私孩子,不是他的血脉,却在宫里活了十多年。而现下他又因为种种顾虑,不能将其挫骨扬灰,解他心头之恨。
皇帝近来的身体状况,教他自己暗暗生忧。虽然马太医和陆大夫都说,只要他不操心不动怒,耐心静养,总会慢慢调养过来。但是他又不是没心没肺,怎么可能不动怒?
他很明白,他若想静养,必须得及早分权给太子。然而眼下他要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希望他将权杖交给太子时,政事清明,太子无后顾之忧。
“孙遇才!”
“老奴在。”孙遇才连忙应道。
皇帝凤目微眯:“去把蜀王召进宫来。”
“是。”孙遇才应下,又吩咐人去召蜀王进宫。
大皇子秦琚面对父皇的传唤,有些莫名其妙。前几日去求见都被拒,怎么突然就要见他了?他不禁怀疑,这中间是不是有阴谋。
然而父皇真见了他,也没什么异常,只淡淡地道:“下个月是你皇祖母的生辰。往年此事都由你母后负责。这两年你母后的身体不宜过于操劳。你也知道太子妃有孕,不能主事。今年,就由你媳妇儿来管吧。”
大皇子一怔,教莫氏进宫负责寇太后的寿辰事宜?直觉告诉他,这中间或许有猫腻,但是,他心念一转,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时机。
他早早出宫建府,想往宫里安插人手,也不大容易。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然而他口中却道:“父皇知道,莫氏鲁钝,恐不能胜任此事……”
皇帝神色淡淡:“她鲁钝不还有你吗?”他瞥了儿子一眼,他自己很清楚,秦琚的鲁钝不在莫氏之下。
“可是……”
皇帝摆了摆手:“按理这事儿该东宫夫妇来管。只是太子妃有孕,实在不宜操劳。你们是亲兄弟,本该互相帮助。这样朕将来……也能放心。”
他这话说的真诚,蜀王秦琚看着父皇鬓边冒出的白发,心想,父皇是真的老了,身体也不行了。有些事情,确实该早早提上议程。
蜀王先时想与秦珣合作未成,求助外祖父也没得到回应。这次也许是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啊。
于是,他应了下来,回府告诉妻子,并开始与幕僚暗暗谋划。
寇太后的生辰可是大事,每年皇帝都很重视。
秦珣将自弘启寺回府,将佛珠收起,妥善保管。他在书房略坐了一会儿后,忍不住想:不知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