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之葬  汉献帝新传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14835/53.html

为南京驻防军,吕蒙抽调回中央统帅府,廖化提为扬州驻防都尉。

定南军调往广州南海郡,降为广州驻防军,军中精锐抽调回征南军。鲁肃任广州驻防都尉。

定北军调回济南,降为济南驻防军。

随之不久,刘协第一次开放商军开拓授权,所有拥有商军的集商社获得随同汉军开发瀛州地权利。各自领着自己的水军前往淮安港集中。

刘协给所有集商社社长都发了一封秘密信函,要求他们看完之后烧毁。

瀛州现在已经从早期的百余国变化有三十多小国家和百十个小部落地域,根据这些从辽州出发的军机人员查探结果来看,瀛州目前主要存在两个大国----西瀛(九州)一带地邪马台国和东瀛(本州)一带大和国,除此之外,在东瀛西南部靠近辽州地域还存在一个相对较大地斯马国(今广岛附近),在斯马国南方还有一个伊都国(今四国岛)。

由于大和国和邪马台国的力量较为强大,双方都在几十年前就从三韩引入了水稻种植和铁铜器打造,由于缺乏铁矿,当地地主要兵器和金属用具还是保留在铜器时代。

从两国的政权机构特性上来。大和国和邪马台国则仍然处于奴隶社会和原始部落交错文明阶段。

从大和国出现地时机和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个政权的发展确实至少经历了五百年,而他们的第一任大王----神武天皇还是有可能出现在春秋时代的。

对于后代很多日本学者宣称的神武天皇在中国春秋时代已经成立奴隶社会的说法,刘协一直是非常鄙视的,中国在春秋时代的时候,日本本土文明还处于绳纹时代的末期----古坟时代,这是明显的石器末期时代特征,以这种文明速度就进入奴隶社会时代,未免有点造假嫌疑。至于神武天皇时代就是日本封建社会开始阶段,那更是部分没有良知地日本学者在犬嚣。

在日本历史文化所有天皇承继中,有一段历史非常有意思,就是从公元二零一年到公元二六九年的神功女皇统治时代,到底谁是神功女皇,这是一个疑问,日本学者一直拒绝承认卑弥呼统治了本州的大和政权,但从目前的情报来看,大和政权并没有统一的大王。而是承认卑弥呼的统治权威,各诸侯分立的状态。

刘协敲了敲桌面,他意识到自己遭遇到了瀛州初步统一的阶段,虽然这种统一的基础是薄弱地,但直接从淮安出兵邪马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无论是海潮上还是季风的角度上来说。都是不可取的。而从辽州釜山港出发,首先平定小国斯马国。然后消灭大和政权,其后在灭掉邪马台才是最佳选择。

现在的瀛州到底有多少人口和军力呢,刘协继续翻看着军机院提供的情报,虽然其中没有详细记载瀛州的人口,但大和政权有部落七十有余,每部落有民万余或数千,而邪马台的部落则有三十有余,每部落民皆有万者;这些百余个部落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国百余地出处,其实就是一些部落。

这就让刘协心中多少有些担心和惊喜,担心的是竟然能有百万的人口,斯马国和伊都国其实不过是比较大的部落而已,各自有民数万;惊喜地是有百万人口就可以解决非常多的问题,首先是大汉女子匮乏的问题,其次就劳动力地问题,如果能够凑足三十万奴工,或许也是非常不错地事情。

除此之外,在北海道还有虾夷(阿依努族)本地土著,这些人中大约也可以抽调十万奴工,有了这些人口,至少北方各种水利灌溉建设工程就可以解决,而且瀛州是罗马混凝土的一个不错地产地。

事实证明罗马式的混凝土在建筑中的粘粘效果要强的多,比传统大汉的灌浆要好多了,但和罗马帝国不一样,大汉帝国缺乏火山,没有火山灰就不能大量使用罗马混凝土,目前帝国所用的混凝土大多是从辽州的长白山一带调用的,而瀛州评定之后,就可以确保这些混凝土大规模的出现。此外还可以用河沙弥补缺乏地部分。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登陆作战部队,孙坚的征东军也临时调往淮安,二十五万大军从淮安出发经山浦岛(今济州岛)补给,抵达釜山港,在釜山进行补给。

华夏十三年夏末。辽州海峡风浪终于平静下来,徐庶正式指挥大军进入瀛州,在东瀛登陆,在登陆处定地名为南渡县(今日本长门县)。数日后遭遇斯马国,三日内悉数俘虏当地夷民,各商军随后而至,在徐庶的允许下,商军开始以万人为营,向各处征伐。

大和政权在丧失三个部落之后,开始集中全民反击,在东姬县(今神户)荆州武威集商社五万丹阳商军、文聘三万镇东军、陆逊的两万青州驻防骑兵团(原定北军)遭遇,在陆逊指挥下,十万大军分三路逼进大和部落民兵。杀两万余,俘者过五万。

到了东初,徐庶已经将马斯国和大和政权扑灭,考虑到商社需要佣工,战争中徐庶也极力避免人口损亡。消灭大和政权之后,主要地六家集商社都各自得到了五万左右的佣工。

刘协也开始着手进行瀛州规划,根据军机不断传来的详细地图,将瀛州分为北海道、东瀛(今本州岛)、四国和西瀛(今九州)、北瀛(今库叶岛)五郡,后考虑东瀛郡过大。分设东姬郡(今日本广岛、神户、京都一带)和东瀛郡(今本州岛东部东京、东北一带),在东瀛郡的东瀛平原设东宁城。

各商军在东姬郡和东瀛郡到处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章 东瀛之葬(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