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英帝国的通牒  1911新中华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3/4) 目录 下一页(3/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15010/91.html

,你很高明啊!对英国人这种瞧不起东方民族的白种人。就是不能对他们客气,这点我很赞赏雨将军!”

哦?那你们为什么还和英国结成英日同盟?雨辰心里这样想。面上只是淡淡的微笑着不说话。他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和列强拉拢的资格。就算有资格,他也不想和日本牵扯什么关系。远交近攻的原则他还是懂得的。

南山樵看雨辰淡淡的,自己态度也矜持了起来,微笑道:“这次当真是赶得巧,我和中山先生在东京就认识了。那时他是中山樵,我是南山樵。大家意气很相投。这次特意和军部两个军官一起来拜访中山先生。又听说现在名震东南的雨将军现在在南京小住,特意就赶过来拜访了…………”

他指着那两个军官,随意的介绍着:“参谋本部的川口大尉,教育总监下属的小田中尉。才在华北做过参谋旅行,现在又沿着扬子江考察。都是中国通,雨将军是他们仰慕已久的人物了。”

两个日本军官又站起来鞠躬。雨辰这次懒得还礼了,只是盯着南山樵问道:“南山先生这次来意如何?兄弟实在是忙。刚才先生也看到了。英国人也给兄弟下了通牒。真是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应付呢。”

看着雨辰一副想推脱不想再多出什么麻烦的神态。南山樵也不以为意的笑着:“我在日本是为兴亚理事会做点研究工作。对亚洲的新动向很是关注。雨将军在江北倡行地方自治和面授农业税,这些可是在日本都是没有人做到的啊!所以申请了经费,到中国来做点研究工作。为了担心我路上的安全,军部还好心派了两名在华南做参谋旅行的军官护送…………这里有中山先生为我出具的介绍信函,请雨将军过目。”

他微一示意,一个日本军官已经将公文包里的中山先生的信函取了出来。转递到雨辰手上。雨辰借着翻看信函,脑子里在想着自己的心思。

这几个日本人搞什么鬼?兴亚会他是知道的,这个规模庞大的,由日本政界和军界财力支援的所谓民间研究团体。一直是鼓吹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一个团体。日后的黑龙会不过是这个兴亚会一个分支而已。在亚洲大陆很深的卷入了各种政治势力的走向变化之中。中山先生在日本的活动,也多得到这个团体的支持。

但是他们找上自己,到底是什么打算?想到一次大战发生后,趁着西方势力无暇东顾的时候。日本的所作所为。雨辰身上就是一阵的不寒而栗。

他脑子中思绪电闪,微笑着将信收了下来:“既然南山先生有志考察江北的现状,雨某还有什么不欢迎的。但是兄弟事情实在是忙…………”

他顿了下来,看着南山樵在那里无所谓的嘻笑。这个人物,看他一身的浪人习气,就怎么样也看不顺眼。

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严肃的道:“不过江北,毕竟是中国人的地盘。象南山先生这样民间考察,兄弟是极其欢迎的。可日本军官来做参谋旅行,这里毕竟不是华北,从天津到山海关,都有各国的驻军。这个事情,恐怕还得商量。”

他早早的把门关死。不管是哪个外国势力,他现在暂时都还不想沾身。玩这些东西,需要实力。但是自己现在实力还远远不够。招惹上了,名声毁坏,最后沦为傀儡。是再正常不过的。

那三个日本人对望了一眼,还是南山樵笑道:“将军顾虑得很有道理啊,亚洲象将军这样有民族意识的人物,可是真的不多了啊。成,咱们都听雨将军的。这两位都脱了军服,作为我的助手研究员怎么样?这一路上,还要多拜托将军照顾。”

两个日本军官又站了起来,第三次鞠躬行礼。

人家这么客气,雨辰也知道这脱了军服也是很掩耳盗铃的事情。但是中山先生都签了护照,写信前来拜托。自己还有什么说的?只有含笑点头。心里面打定了主意,要派人仔细的跟着他们。可别让他们耍出什么花样来。

等到把今天拜访的客人一一安顿好,已经是吃过了晚饭的时间。雨辰却没有半点胃口,沉着脸在院子里面散步。只有几个卫兵远远的跟着他。

自己这次到南京来,虽然把事情算是按下去了。但是却发现,最近的自己,越来越陷于日常烦琐的事务当中。整天穷于应付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真正应该操心的问题。却投入的精力实在太少。

也许自己到了这个位置,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维持现状的想法?人本身所有的惰性发作?可是现在这些,不过是自己的事业才起步啊…………

他仰天看着沉沉的夜色,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光复才开始的时候,自己眼中只盯着大事,做得是多么的风生水起,怎么现在就这么顾虑良多。就想着在南北之间保持平衡呢?所以才觉得自己的牵制越来越多,办事也越来越不顺手。

现在南北局势渐趋平静,自己却不能这样沉寂下去啊。更大的风潮还在后面,而自己,将在第一线上迎接洗礼。

南方临时政府这个怪胎即将结束他的生命,而自己的大发展,才要刚刚开始。

在1912年的2月至3月间,围绕着南方临时政府的权力交接问题。南北双方爆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条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的原则,几乎是一条条的被推翻。立宪党人和袁世凯势力的合流变得越来越明显。临时政府参议院一再的通过了对袁世凯有利的议案。在地方


第二十三章 大英帝国的通牒(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