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出兵华北(一)  重生之民国岁月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15184/214.html

也觉得蒋是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上的。

“军座,不能再谈下去了。现在霓虹军已经从朝鲜和关外调重兵试图将北平团团包围,我们必须要做出应对之策。”张自忠忧心忡忡地对宋哲元说道。

其实此时的宋哲元也已经是骑虎难下,现在北平城外的霓虹军不要说已经远远超过北平的守军,甚至都已经超过了整个二十九军。和日本人交过手的宋哲元很清楚,以他目前的实力打只有死路一条,那怎么办呢?只能谈。

“尽忱,我看日本人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不过是想在和我们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罢了。谈还是继续要谈下去的。这样,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拜会香月司令官,表达我们的诚意。”到了这个时候,宋哲元还被私利所蒙蔽,自欺欺人的说道。

“但是军座日本人现在提出的条件,那可都是丧权辱国的条件。再说,现在全国上下抗日呼声一片。淞沪会战,桂系、粤系、川系都在积极抗日,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答应日本人这样的条件无疑是被千夫所指的,弄不好就会成为第二个张汉卿,成为民族的罪人……”现在日本人明摆着是达不到目的不肯罢休的,哪里是宋哲元所说的虚张声势,张自忠继续苦劝道。

“我不是张汉卿,华北也不会变成东北”未等张自忠说完,宋哲元就羞怒地打断了他。不过当他看到张自忠愣在当场时,又长叹一口气道:“尽忱啊,我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我们二十九军十万弟兄啊。华北身处前线,绝不是桂系、粤系、川系所能比拟的,他们有他们的地盘,可进可退。但是我们除了华北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纵然惨烈,但是你看看山东的韩复榘、山西的阎锡山,他们动过一兵一卒没有?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给我西北军留下最后这块地盘,留下焕章公辛辛苦苦创立的西北军的一些老底子。”

听到宋哲元这番话,张自忠沉默了。宋哲元说的没错,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地盘,象他们这种地方部队就象是无根的飘萍一样。东北军,当年最精锐的部队,如今大部已经在淞沪前线损失殆尽,余下的部队,除了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和万福麟的五十三军以外,其他的部队不是被老蒋收编就是被取消番号。多次反蒋的西北军如果失去华北的话,结局肯定比东北军更惨。

“尽忱,为了我们的西北军,为了华北的和平,我希望你能和我站在一起。”宋哲元见张自忠沉默,继续说道。

宋哲元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张自忠复杂地看了他一眼,慢慢地站起起身来,道:“是。”

此时,在张自忠的陪同下,宋哲元第一次拜访了霓虹军新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回来后,宋哲元乐观地对还坚持和日本人打的副军长佟麟阁等人说道:“和香月见面谈得很好,和平解决已无问题。”

但是宋哲元万万没有想到,他原想摸香月的底,但却被香月给愚弄了。香月见对平律的攻击准备尚未完成,因而对宋哲元客气了几句。宋哲元一高兴,不但认为和平解决有望,而且透出了自己的底牌。

这时,霓虹军入关部队已达五个师团之众,兵力超过十万,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当天下午,霓虹军在丰台设立了最高司令部,由香月清司指挥。宋哲元高兴还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后的霓虹军为了为迫使二十九军就范,接受他们的条件,便大举进攻宛平,炮轰长辛店,狂炸廊坊。

霓虹军大兵压境,战火迫在眼前,但宋哲元仍指望通过自己单方面的和解诚意来感化日本人,十月十五日,就在霓虹军开始进攻之后,他不但发表了带有乞求意味的求和声明,甚至下令北平城防部队拆除巷战防御工事。一时,北平内外出现了奇异的一幕:霓虹军摒壕架炮,秣马厉兵;二十九军拆垒填壕,清除路障,都忙得不亦乐乎。

前一天还在敷衍宋哲元的香月清司更是于十五日二十二点发表声明:“从十六日午夜以后,驻屯军将采取自由行动。”

在这个紧要关头,宋哲元不得不命令谈判代表张自忠,于十五日二十三时签订了实施停战协定的秘密条款,使十月六日签定的墨迹未干的条款更进一步。其内容为:为实现十月六日签定中的第三项,约定实行下列各项:

(一)彻底弹压共产党的策动。

(二)对双方合作不适宜的职员,由冀察方面主动予以罢免。

(三)在冀察范围内,如其他各方面的设置机关中有排日色彩的职员予以取缔。

(四)撤去在冀察的蓝衣社、cc团等排日团体。

(五)取缔排日言论及排日的宣传机关,以及学生、群众的排日运动。

(六)取缔冀察所属各部队、各学校的排日教育及排日运动。又撤去在北平城内的37师,由冀察方面负责实行之。

十六日凌晨五时,宋哲元根据上述屈辱条款,发布了如下命令:

一、在北平附近的三十七师自今日开始在西苑集结,应于明日集结完成;

二、为了对上述集结进行警戒,置石友三部队一部于八宝山附近,待三十七师集结完了后翌日撤退。

当日下午三时,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又再次前来拜访宋哲元,商定三十七师撤退保定附近,由赵登禹部队接防。宋哲元等为保持地盘最终完全答应了霓虹军提出的丧权辱国的条件。

同时为了担心怕


第二百一十章 出兵华北(一)(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