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八章 归心  重生之红星传奇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25069/1467.html

在大连、海参威建设造船厂,生产万吨、十万吨远洋巨轮,从事海洋运输,象蒙古的牛羊肉、皮货,都可以通过远洋运输送到亚洲各国、欧洲、美洲等地,赚取美元、法郎、英镑。还要在沈阳建立摩托车和农机制造厂,生产民用摩托。将来牧民放牧,不用骑马,骑着摩托就行。小伙子、姑娘们放牧一天后,可以骑着摩托、开着汽车在大草原上游玩,还可以到城镇里去购物、唱歌、喝酒,那日子才是真正的充满欢乐的日子。到时候,还可以在呼和浩特、王爷庙、库伦等地建设大型的奶粉生产厂、皮货生产厂,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一头牛本身现在只能卖几块大洋,经过我们深加工后,一个皮包就要到欧洲市场、美国市场上卖上几十美元、法郎。也就是说,一个精致典雅的小皮包,就顶几头牛的钱。特别是我们要开办皮鞋厂,生产各类皮鞋,打出自己的品牌,让全世界人都穿我们的蒙古皮鞋。我们想一想,光是中国都有四万万人口,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不说人人都穿我们的皮鞋了,就算十分之一人穿我们的皮鞋,那得是多大的市场、能赚多少钱啊?闹革命么,就是要改变劳苦大众的命运,让他们能当家作主,还得让他们过得比地主、牧主的生活好的多的多,那才是真正的革命!

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浅显的,问题是在这个年代很少有人这样想过。特别是象满脑子斗争观念的乔巴山,就不可能往这方面想。他们认为的革命,就是剥夺有钱人的财产分给穷苦人。至于如何发展、如何让穷苦人变成富人,他不知道,也不往这方面想,更想不到。刘一民说的这些东西,等于是给乔巴山、也是给在座的陈云等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美丽的前景。

到了这个时候,一直在静静地观察乔巴山表情变化的叶剑英站了起来,走到乔巴山跟前,把一瓶啤酒倒进了两个大玻璃杯中,大声说到:“乔巴山同志,你在苏联学习过,我也在苏联学习过,而且我还在苏联军神布柳赫尔元帅身边学习和工作过。来,为了苏联红军能够早日打败德国法西斯,干杯!”

叶剑英诗酒fēng_liú,温文尔雅,提的碰杯理由又是如此的充分,乔巴山不可能拒绝和他碰杯,就站起来和叶剑英结结实实地碰了一大杯啤酒,一饮而尽。

一喝酒,气氛就慢慢恢复正常了。

叶剑英和乔巴山连碰三杯,接着就是陈云等人一一过来和乔巴山碰酒,草坪上一时间出现了欢声笑语。

月亮升上来了,银辉笼罩着绿色的草坪,让草坪上有一种水墨画一样的诗意。三个小孩走进了草坪,开始朗诵古诗词。

这是刘一民特意安排的。为首的就是他的宝贝疙瘩和儿,其它两个一个是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另外一个是蔡中的女儿。

三个孩子朗诵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清脆的童声,美丽的夜色,确实让人有一种抗战早已结束、过上了和平安宁的日子的不真实的感觉。

乔巴山粗通汉语,这么好的诗词他是听不懂的,不停地低声询问萨空了,让他给翻译。

朗诵完,孩子们又用英语和日语各唱了一首歌,和儿还单独用法语唱了一首歌,表演了一段武当内家拳。表演完,三个孩子马上就蝴蝶一样飞到了乔巴山跟前,叫着乔巴山伯伯,一一给乔巴山敬酒。

刘一民告诉乔巴山,领头的是他的长子李政和,就叫和儿。另一个男孩是罗政委的长子罗东进,女孩是蔡主任的掌上明珠。我军注重教育,就是再艰难的反扫荡岁月,孩子们也是跟着部队在转移途中进行学习。这三个孩子都会说英语、日语,和儿还正在学习法语,将来还要让他们学习俄语、蒙语、藏语,学习科技知识,当大学生、当硕士、博士,做一个品德好、有本事、有贡献的人才。然后刘一民就问乔巴山,蒙古是怎么搞儿童教育的?

蒙古汉子好饮,乔巴山酒量大的很,但是这么多人敬酒,他也喝得脸色黑红,说话都喷着酒气。

乔巴山说蒙古的男孩子都是小马驹,这个岁数正在草原上撒欢儿呢!女孩子呢,帮着挤牛奶就行了。库伦城内原来有学校,可惜小鬼子来了,一切都完了。

刘一民告诉乔巴山,将来一定要重视教育,没有完整的、良好的教育,孩子们将来就没有好的前程。然后,刘一民就劝乔巴山,回去后把孩子们送到沈阳或者长春、西安去,让孩子们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要是实在不舍得让孩子们离开身边,就把孩子们送进库伦的学校去。乌兰夫他们正在库伦和外蒙其它城市办学校,实行汉语和蒙语双语教育,争取将来能在蒙古地区的集镇都开办学校,让草原上的孩子们都能上学。

让这场聚会再次掀起**的,是东野文工团的小演出。

赵小曼她们早就准备好了,就在楼内的会议室里候着呢!蔡中一见吵完了,喝酒了,而且喝了孩子们的敬酒了,就知道乔巴山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了,马上就告诉在桌边服务的警卫战士,去通知赵小曼她们出来开始演出。

赵小曼领着文工团的战士们出来了,就在草坪上开始演出,几个警卫战士搬出了一架大钢琴,放在草坪上,用作伴奏。

刘一民一时技痒,拉着乔巴山走到钢琴旁,让乔巴山站在钢琴边,自己调音后,开始给文工团钢琴伴奏。

在赵小曼的指挥下,文工团开始合唱,先是合唱传统保留节


第一四六八章 归心(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