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六章 高敬亭事件  重生之红星传奇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25069/745.html

可直属彭雪枫指挥。苏北地区局面打开后,中央将派黄克诚南下,统一领导苏北地区抗日斗争,原苏北支队归黄克诚指挥,另由刘一民负责给黄克诚抽调一个旅的主力部队。皖东地区,新四军正组建江北指挥所,由张云逸、邓子恢负责,统一指挥新四军安徽境内江北部队。苏中地区现在日伪势力强大,我军进入后,必然会引起日军反扑。一旦日军大举反扑,以南下部队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的兵力,局限于苏中水网地带,又缺乏机动船只,将会非常被动。而且,虽经周副主席亲赴皖南确定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但由于新四军实力有限,要想全军渡过长江,就要放弃皖南根据地,叶项二人就此尚未一致意见。陈毅、粟裕一、二支队正在江南展开,屁股尚未坐热,短期内不可能大举渡江北上。基于这种情况,南下部队进入苏中后,应留下一个旅坚持苏中抗战,等待接应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

至于苏皖边区的组织领导问题,主席电报中说,以中原局和新四军为主。已令**同志东进,若新四军军部能够迅速北进,由**、项英、叶挺、陈毅组成领导机关。若新四军军部不能迅速北上,将电令陈毅迅速北上,接替苏皖地区军事指挥。在**、陈毅没有北上前,有刘一民统一指挥苏皖地区党政军。此意见将传达中原局、新四军。

主席电报中还询问刘一民,何以推荐陈毅坐镇苏皖边区?

主席还通报说,新四军军长叶挺为组建江北指挥部到了四支队,刘一民南下时可以和叶挺联系,最好能见上一面,详细谈谈。

电报最后,主席批评刘一民不成熟。《论党内民主》一文虽然立意甚好、论述精当、值得借鉴,但应上报供内部讨论,不应该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现在党内已有同志对该文观点提出质疑,特别是任期制问题,有同志将该观点与斯大林同志任职时间联系,认为会伤害两党关系,伤害苏联同志的感情。此事还需进一步观察。

看完主席的电报,刘一民默思良久,知道自己把有些事情想简单了。自己一心想打到长江边接应新四军渡江北进,可是新四军现在能够渡江的只有管文蔚部,那都是刚刚整编的游击武装,战斗力明显不足。只有向东作战遭到遇到第三战区坚决抵制,新四军主力才会大举渡江。什么事情都急不得。看来,自己打进苏中的时候,陈毅都不可能有机会渡江北上与自己汇合。

一想起陈毅,刘一民就想到了主席的提问,为什么推荐陈毅坐镇苏皖边区?再一想主席说的《论党内民主》一文的事情,刘一民觉得必须得向主席解释清楚,不然的话会引起误会,如果再有人从中播弄是非,就又是一场风暴。

刘一民立即给主席回电,先说了举荐陈毅一事,理由是陈毅是井冈山会师的元勋人物,北上以前在西安与主席交谈时,主席多次说陈毅胸怀大度、光明磊落,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是对党赤胆忠心的革命者。现在,陈毅在新四军中地位仅次于叶、项,而且善于平衡关系,便于协调苏皖地区八路军、新四军和**关系。至于军事指挥,除了陈毅,中央指定的苏中粟裕、苏北黄克诚、淮北彭雪枫、淮南张云逸、高敬亭都是我军大将之才,特别是粟裕,能在日军重兵扫荡之下奇袭南京,用兵之妙简直是神来之笔。由他协助陈毅,加上八路军支援,自己可以放心返回山东,苏皖边区根据地可保无恙。

接着,刘一民再次陈述新四军军部应该渡江北进的理由。主要是皖南山区不利于新四军主力大规模发展,而且处于日军和**第三战区包围之中,**现在已经划定八路军、新四军作战地域范围,目的是限制我党我军发展。八路军南下部队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全力开辟苏皖边区根据地,主要是因为教导师是我军主力,战绩显著,苏北的韩德勤也好,第五战区的桂系也好,都不可能冒险限制教导师主力部队行动。而新四军实力暂时没有达到教导师各部队的水平,长期孤悬江南,还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势必引起**内部强硬派将领的嫉恨,新四军江抗黄土塘之战被忠义救**侧击就是明证。时间一长,摩擦越来越多,小摩擦变成大摩擦,必然会有大危险。因此,请主席给叶、项首长去电,仔细分析利害,及早渡江北上才是上策。

刘一民再次报告自己撰写《论党内民主》的初衷,是要从制度上保证我党和未来的新中国长盛不衰,破解历史上封建王朝兴衰交替的难题。至于牵涉斯大林同志任期问题,刘一民说他只是从理论上探讨,考虑的是我党的问题,没有牵涉苏共问题。不过,当前日军在和苏军交火,欧洲形势也很紧张,需要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度过战争危机。如果将来战争结束,斯大林同志说不定会认真反思肃托中出现的问题和苏共的政策。现在处于战争时期,理论探讨也只是探讨而已,历史在不断发展,这些探讨无论对错,只要将来能被实践验证就行了。

主席很快就会电了,这次没有批评,表扬刘一民胸怀全局,眼光独到,说是会给项英去电,令他早作北进打算。

看完电报,刘一民又给胡老虎发报,要他将皖西北根据地防务向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移交,由彭雪枫统一指挥豫皖边区和皖西北地区地方武装,骑兵旅迅速越过津浦路,向双沟镇集结。

发完电报,刘一民忽然想起历史上高敬


第七四六章 高敬亭事件(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