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听的话姜宪前世就已经听遍了,内宫贵人乡间俚语般的咒骂,庙堂上大臣文绉绉的指桑骂槐,各种各样的她都经历过。所以她听到此事只是有些意外,并没有感觉到愤怒。
看来妻凭夫贵这句话还是被很多人认可的。
不然以她双亲王俸禄的郡主衔,怎么会有人敢在她背后这样肆无忌惮地非议她。
这个账,等一会回去跟李谦算去!
也不知道这家伙在干什么?
跟他说了四川的事不要急,可他还是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姜宪想那个人的模样,脸上就情不自禁地有了几分笑意。
屋里的人见了,不免都心里发毛。
姜宪这是被气疯了吧?
也不知道等会姜宪会怎么样?
特别是李冬至,心里很是后悔。
大哥那么喜欢嫂嫂,每天回到家里就呆在自己的宅院里不出来,去哪里也给嫂嫂带东西,把嫂嫂捧到了手心里,生怕嫂嫂哪里不满意,哪里不舒服的。要是大哥知道嫂嫂因为自己的事被卷进了和庄家的恩怨里,肯定会觉得自己是个惹事生非之人,会讨厌她吧?
李冬至不禁喊了声“嫂嫂”,想说什么,又觉得事到如今,自己说什么也是错了,再多说,反而有狡辩之嫌,更惹人讨厌了。
姜宪回过神来,见何夫人还在那里抱怨,先朝着李冬至善意地笑了笑,然后喊了何夫人,道:“您也别生气了,先坐下来喝口茶。和她那种人计较,简直是掉了身价。”
何夫人也不是擅于拉架扯皮的,反反复复地骂着那几句,时间长了也有些累了。
她坐下来喝了几口茶,这才想起女儿的事来。
还真是她冤枉了女儿。
可小孩子家懂什么?大人说两句又怎样了?
何夫人很快就把这件抛到脑后。
她问姜宪:“要是庄家真的找上门来,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真的给她们道歉吧?”
“等她们找上门来了再说好了。”姜宪的回答有些模棱两可,“小姑这边,您就别再责怪她了,她也是好心。”
说实话,她还真没有想好该怎么办!
不过,如果庄家真的敢找上门来,收拾她们一顿是不能免的。
倒是陆家大小姐几日不见,让她刮目相看。
何夫人叹气。
她何尝不想自己的儿女被捧在手心里长大,只是更多的时候,她不得不顾及到李家的处境,如今女儿被她不问青红皂白就喝斥了一顿,她哪里还愿意为难女儿,自然是满口答应,担心地道:“如果大人问起来,我们该怎么说呢?”
第348章 恍然
公公和媳妇之间是要避嫌的。
这种事不是应该由何夫人告诉李长青吗?
姜宪望着何夫人殷切的目光,很想抚额长叹。
可她不能。
何夫人怕李长青仿佛已经印在了骨子里,这件事让她去说,说不定比不说还要糟糕。
她道:“我让将军去跟大人说。”
何夫人立刻长吁了口气。
姜宪安抚好了李冬至,回到西跨院就让人去请李谦回来。
李谦接到仆从的口信时,正在和李长青商量着去四川的事。
高伏玉、柳篱、谢元希几个幕僚都在。
照高伏玉的说法,郭永固这个人软硬不吃,不如想办法找四川布政使闻铭合作:“我有一个同窗曾和闻铭是同年,此人颇为刚愎自用,只要抓住他这个弱点去行事,十之八九会成事。”
柳篱在给李长青做幕僚之前,只是屡屡落第而把家资掏空的秀才,在李长青身边也多做得是些文书往来的政务。但他非常擅长这类的事情,又细心,就是高伏玉也不能不承认柳篱比自己还合适做这类的事,柳篱也就日渐被李长青年依重。但可能是受见识限制,他对这类的事虽然感兴趣,却向来没有什么好点子,李长青继续让他参与,是觉得他既然负责他政事的文书往来,应该要知道李家在干什么,才会把折子写得更好。
和往常一样,柳篱只是点了点头,笑着称赞高伏玉朋友很多,并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什么意见。
谢元希却垂着眼睑,安静地喝了口茶,这才道:“我们这边想办法联系郭永固的一个同年,现在正在等消息。我倒觉得这件事不必太急,虽说多找几个人比较保险,可官场上也忌讳脚踏几条船,找了这个又找那个,事情成了是谁的功劳?最终互相推诿,原本能办成的事都办不成了!”
这种事在座的都知道。
去四川的事原本就是李谦坚持的,他答应也是为了历练李谦,既然李谦的人都这样说,李长青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他的话题就转到了云龙山避暑的事:“……你选个黄道吉日,陪着郡主,带着何夫人和李麟、李驹他们一起过去。我留在太原。”
李长青好歹也是三品大员,公务、应酬都多,没办法长时间离开总兵府。
李谦想着姜宪额头的汗水,而他只能半夜起来给她擦汗打扇,就觉得心疼。
姜宪的身体太弱了,虽然说调养了这么多年,她自己总说没事,可她这样怕热,已经说明了身体状况。她这样的体质,恐怕到了冬天还会畏寒,今年要多准备些上等的银霜碳才行。
他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
因而当他听到姜宪请他回去的时候,吓了一大跳。
姜宪生在镇国公府,长在紫禁城,她并不是个会打扰丈夫办正事的女子。
第20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