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封神]不要叫朕大王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3016/37.html

要是再让纣皇处罚一下,让御七一日三顿拿肥r_ou_来喂,伯邑考还不得腻死?

好在狗皇帝知道他是一个崇尚风雅之事的公子哥,因此特别嘱咐御七用后世里的经典诗词作为材料,编纂了这本册子。伯邑考一面学一面吟诵这些诗句,除了觉得简体字太丑陋了,倒不真的厌恶这种学习方法,反而在念到一些寓意美好或是内涵深刻的诗句会忍不住激动起来,与负责教授他的御七讨论起来。

想他纣皇,上辈子也是上过大学的,虽然因为思想品德不过关,没能毕业,只捞到了一张肄业证,但高考却是实打实通过的,更是以本市探花之姿被清x学府选中,十二载春秋应试教育传承下,对这些诗词的了解那是要有多深刻就有多深刻!因此与御七几番探讨之后,伯邑考立即就被御七深刻的思想感悟以及渊博的学识折服了,看着她的眼里充满了惊艳、推崇之情!

却哪知被纣皇意外瞧见了他俩相谈甚欢的和谐场面,一时醋意大发,立即叫九尾狐将御七赶了出去,不仅不让她再与伯邑考见面,还不让她做饭给伯邑考吃!

这一下伯邑考可谓是被纣皇同时断了j-i,ng神食粮与物质食粮,着实痛苦、萎靡了一段时间,不仅饭菜觉得十分不可口,连那些朗朗上口的美好诗句也懒得学习。纣皇疼宠于他,在三番两次逗弄他只得来漫不经心的回应,大发雷霆了一番后终于不得不妥协,重新将御七安排在他身边,陪他读书、伺候他吃饭!

只是因为有了前次教训,x_i,ng情一向乖巧的御七便比过去更加谨慎,除非伯邑考问的是不认识的简体字,其他问题一概不会回答于他,对着他的时候也是始终冷着一张脸,绝不露出一点亲和来。伯邑考误以为那几日里纣皇惩罚了御七,打从心底怜惜她的才华,因此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叫这个有大才学的奇女子受到嫉妒成x_i,ng的无道昏君的迫害!

因为彼此都在避嫌,所以纣皇走进内殿时,那御七并不在伯邑考身边,只是站在殷娇身边,监督她快快完成。待见到纣皇进来,这巫医立即聪明地抱起三公主,向纣皇行了一礼,便匆匆地离开了,将空间留给了他与伯邑考!

三公主因为还未将拼图拼好,唯恐她父皇注意到自己,进而借题发挥将惩罚加重,竟是难得乖巧地窝在御七怀里,不敢轻举妄动!

与急忙行礼的御七不同,伯邑考却依旧坐在书桌后,只是放下了手中练字的毛笔,抬头看着纣皇——这非是他持宠而娇,丢了自幼学习的礼仪,实在是狗皇帝蛮横不讲理,非要他丢掉一见他就要下跪行礼的“坏”毛病!

☆、63 龙游朝歌,凤离岐山(二十五)

作者有话要说:

纣皇的设定就是反社会人格,所以他欢快地选择了暴君模式,至于商朝会不会被玩残、别人or神仙会不会被玩残,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天生我bt必有用我之时,纣皇幸运地穿到了一个适合他这种x_i,ng情的时代~

咳咳,其实我就是想说个人选择总是不同的,有人选择做明君,有人选择做暴君,也有如我这样的废柴会在第一时间自挂东南枝~

(关于标题,亲们就不要注意这些细节了~)

虽然纣皇对伯邑考的乖巧听话十分满意,但是对方却很不习惯这种违反礼制的事情,心中对纣皇也颇有微词。

纣皇走到伯邑考身边,见他神情颇为纠结,隐隐还夹杂了一分不屑之意,哪里猜不出他在纠结什么,又在不屑什么?不由得好笑道:“世子不习惯与朕这般‘平等相待’?”

伯邑考自幼被姬昌教导着一言一行都要依遵礼制方能现出大家风范,因此从来不敢在言行上有所怠慢。此时他心中虽然不屑纣皇对自己的另眼相待,却因为畏惧他又发作来寻自己甚至是西岐的麻烦,连忙拱手欲答,哪知习惯之下竟又弯下腰去准备行礼。纣皇见他“故态萌生”,立即抓住他的手,不让他做完全套礼数,而后笑笑对他道:“刚刚不拜,现在何以要再拜?”

伯邑考连忙站直身子,知道自己又不小心违背了昏君的命令,因此面上露出尴尬之色,微微低下了头,有些窘迫地回答说自己自幼受父亲教导,遵守礼制规矩已经成了习惯,所以一时难以改变。

伯邑考连忙站直身子,知道自己又不小心违背了昏君的命令,因此面上露出尴尬之色,微微低下了头,有些窘迫地回答说自己自幼受父亲教导,遵守礼制规矩已经成了习惯,所以一时难以改变。

伯邑考没想到狗皇帝会忽然对自己说出这番类似“示爱”的话来,不由得抬起头来与他四目相对,努力想要看出他眼底是否带有戏谑,但只看见他眼带笑意似是意味深长,却是难以捉摸到底。

也不知是不是被这深邃的眼神给诱惑了,伯邑考竟有了一股冲动,想要探究一番这个男人真正的心思,不禁破口而出道:“陛下请恕臣子无知,陛下虽说是为实现当初诺言才特别要求臣子不以君臣之礼相待,但是伯邑考认为礼制于国之重要甚于律法,陛□为万民之首实在不该为了这等理由就率x_i,ng而为,轻易地使礼制威信受损!”

他淡淡地撇开眼看向他处,说道:“臣子亦认为人与人之间唯有相互尊重才能真心相交,而唯有依循礼制规矩去对待对方,才不会冒犯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与尊重,陛下可赞同臣子这番话?”<


第37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