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唐之美食  大唐之首席美食家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37719/213.html

再加上酒楼的厨师技艺精湛,味道甚是鲜美无比!唐代平民饮食习惯与后世有很大不同。

南方主食是米饭,北方以为主,具体而论,北方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

唐代有各种各样的饼,比如蒸饼、煎饼、胡饼、汤饼等等。

而北方肉食却以羊肉为主,羊肉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当时地位极高,价格也非常贵。

在唐朝有的时候,鸡鸭鹅等禽肉是不算肉的。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了防止御史巡查的时候加重各地的负担,便要求御史出巡不能吃肉。

马周巡视各地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一定会要求给他鸡吃。

有地方小官便告上京师。

李世民却认为他只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并没有禁止吃鸡,所以马周并没有犯错。

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盛行“切鲙”,即后世的生鱼片。

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兔子、野猪、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

fēng_liú天子李隆基就独创了一道菜式叫“热洛河”,就是用狩猎时猎获之物当场烹制成的。

至于蔬菜,后世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唐朝都沒有。

即使现在常见的大白菜、菠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

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

秋葵叫“冬苋菜”,在唐代身为流行,而后世却不太常见了。

唐代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后世这菜叫“藠头”,但同样也很不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

至于唐代的烹饪之法,相对后世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真正的炒菜要到宋代才有。

说到调料。

当时辛香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陈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豆豉、豆酱,葱姜蒜也都有了;不过辣椒当时却也没有。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后世大清朝有“满汉全席”,唐代有烧尾宴和曲江宴等各种大型主题筵席。

烧尾宴是新官宴请同僚或大臣进献皇帝而举办的宴会。

旧唐书·苏瑰传载:“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曰烧尾。”

关于“烧尾”的含义,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人之地位骤然变化,如同猛虎变人一般,尾巴尚在,故需将其烧掉;二说新羊初入羊群,会因受羊群干犯而不得安宁,只有火烧新羊之尾,它才会安定下来,人从平民进到士大夫阶层,如同新羊初入羊群一样,一时难以适应新环境,故需“烧尾”;三说是鲤鱼跃龙门,必有天火把尾巴烧掉才能变成龙。

三种说法都有升迁更新之意,故取名“烧尾宴”。

烧尾宴的形式有多种,喜庆家宴、皇帝御赐宴席都是其重要的形式。

烧尾宴之所以出名,除了它的含义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它的规模,其奢华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时,曾在其家中设烧尾宴宴请皇帝,并将那次烧尾宴的菜单记录在案。

食单中所列食品,水陆八珍,应有尽有,既有饭、粥、糕饼、混沌、粽子等粥饭糕点,又有鱼、鸡、鹅、兔、羊、猪、牛、鹿、熊、狸、驴、犊、鳖等肉类烹饪的菜肴。

从菜点品种看,荤素兼备,咸甜并陈,奇异者就有五十八样,其中有乳煮的“仙人脔”,生烹的“光明虾”,活炙的“箸头春”,冷拼的“五生盘”,笼蒸的“葱醋鸡”。

油炸的“过门香”;有的菜点还运用了镂切雕饰工艺,如印花的“汉宫棋”,挤花的“汤浴绣丸”,雕花的“玉露圆”等;有的配料及花形各异,如“二十四气馄饨”,即花形、馅料各异的二十四种馄饨。

而“素蒸音声部”,以蓬莱仙人为形象的蒸面糕,可见唐代饮馔水平的高超。


第213章 唐之美食(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