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决
朱祁镇并不知道,这并不是老天爷看不过他的穿越。而是历史上本就是这样。
很多人都知道,明亡于小冰河期的极端天气。但并不知道。其实并非只有明清易代。才是小冰河期。
其实整个明清时代都是处于小冰河期。就是处于明清易代那几十年最为寒冷而已。
具体的来说,明初有一个短暂的温暖期,但是这个温暖期,在洪宣时代,已经是尾声了。
宣德年间,就已经灾害频生了。
进入正统年间之中的张经,而是细细看过张经的治水方案,安抚百姓,并沿着新开滹沱河新道,还有张经修建的滹沱河道视察了一遍。
终于确定一件事情。
那就是张经是下了功夫,张经方案在于谦那里也是可行的。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张经的方案,蒿县到宁晋到大陆泽,这一条路线首先路线短,只有一百多里。
而且选址还是很有讲究的。
虽然当时没有海拔这个概念,并不知道,这一条路线几乎与海拔两百多米过度到海拔五百米过度线上。
华北平原平均海拔在二百米以下。
也就是如果滹沱河向东流的,一旦决堤,在平原之上到底横流,根本是无遮无掩的。只有平地三尺水,冲垮的地方会有很多。
但是这一条路线,却是西高,东低。
也就是一点要决堤,只要将西边的堤坝掘开,洪水即便冲出河道,也不会散溢的。
也就有了足够的泄洪区。
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原则,因为地利的不同,在河堤不能坚守的时候,只能掘开某一次的河堤。
固然会淹没一些人家,但比起滹沱河在平原之上,横冲直撞,一泄千里。损失就小太多了。
所以不管从什么方面来看,这一个路线都不能说错。
“只是经此一事,不能不对你有所惩罚,这样吧,你从今日就是真定府同知了,这滹沱河,我还是交给你了。”于谦说道:“希望,你不要辜负了两岸百姓,也不要辜负了朝廷。”
其实于谦之前,就有将天津知府的位置,给张经的意思。张经也算是贬职了。于谦对张经也不算是徇私。
因为,治水乏人。已经成为很现实的情况了。
张经虽然半路出身,但是看他的规划,也得其中三味。人才难得,尤其而今大规模治水在即的。
于谦是为朝廷惜才。
张经说道:“下官谢过于大人。请于大人放心,张经这条命押在滹沱河河堤之上了。”
于谦说道:“好了,我记得了。”
只是于谦说得这么容易,其实也不是太容易的,他必须向朝廷上奏疏,解释为什么保张经,并且以自己的官声为张经做保。
也就是说张经如何治水不成,连于谦都要受牵连的。
也是一件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