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为关键,也最为核心的就是如今项羽身旁的这位亚父范增了。
虽说范增已过古稀之年,可他的眼光,并未昏聩,反倒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发的老辣。对于时事的洞悉,更是鞭辟入里,往往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那一面。
就比如这一次扶苏在咸阳做的局,已然是极大程度上算得上完美,可是,范增却是依旧隐隐的能够猜测出些许真相。
有了这样一个人在项羽身边辅佐,对于项羽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而项羽麾下人员的铺排调动,在范增的处置下,更是能令项羽如臂使指,充分调动每一分力量。
说实话,倘若不是赵国这个大敌近在眼前,扶苏首先选择就是倾尽全力,灭掉楚国再说。
“亚父。”项羽看了看范增,旋即还是坚定了决心,道:“我们是不是应该预备动手铲除掉大楚的祸患了?”
显然,这些年来,对于宋义的忍耐,项羽也渐渐感到了有些不耐烦,心中的怨气已然是积聚的越来越多。
而如今以他在军中的影响力,足以保证这军中绝不会有人来插手这样的事端。
这样一来,实际上对于他项羽,就是一个极为利好的事,在他项羽看来,对付一个小小的宋义,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
反倒是如果楚军当中,有着一批极有分量的人帮助宋义,那倒是会令项羽头疼不已。
毕竟真正处置了这些人,会极大的削减了楚国的实力,这样的事情,项羽从心底里是不愿意做的。
“不急。”范增仔细思索了一番,缓缓道:“羽儿,眼下你的确大致都已经准备妥当,只不过,你还缺少一个契机。”
“一个堂堂正正从宋义手中拿回兵权的契机。”
对于范增的补充,项羽有些不明所以,夺回兵权夺就夺了,还需要什么契机?
不过最终,项羽还是选择了听从范增的意思。
见项羽这副样子,范增如何不明白,项羽根本没有领悟自己的良苦用心,就算现在答应下来,也不过只是一时的。
在政治层面上,项羽终究还是嫩啊!
想到这里,范增就不禁想起了那秦国继任的秦王扶苏,三十岁,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才算是刚刚开始。
当然,嬴政这种十三岁继承王位的不能计算在内。
这样的人,最终能够将权柄一点一点收回到自己的手中,而并非被权臣压制,可见非同一般。
而扶苏,继位不过几年,可是范增亦是细细的研究过扶苏的施政方针策略,研究到了最后,范增心中亦是不由的对扶苏竖起了大拇指。
有诸多的计划政策用大胆来形容已经不合适了,甚至来说,这些政策方略,不是卡着一个极好的时间点,根本推行不下去。
而扶苏居然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对于敢于反抗的势力,几乎皆是以雷霆手段镇压,但同时又不失怀柔手段。
这种种的一切,足以证明扶苏已然是一个政治层面上的高手了!
其手段,未必太过逊色于他的父亲嬴政。
比起扶苏,项羽在这一方面还是逊色太多,倘若项羽仍旧如同今日这般,纯粹的依仗武力,那未来项羽和秦国的碰撞中,必定吃亏不少。
范增想了想,觉得自己在这上面需要好好提点一番项羽,缓缓道:“羽儿,两国之间的交锋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乃是多个层面上的交锋。”
“包括眼下你与宋义的争斗,未尝不是如此,若只是单纯的比拼武力,几年之前,他就不会是你的对手,更不会轻而易举的解除掉你的兵权。”
范增说到这里,项羽这才脸色变得凝重了一些,再也没有什么以他本身作为例子更具有说服力了。
那时的他,按照道理来说,本该如日中天,却是未曾想到,宋义轻而易举,便剥夺了他的兵权,当时的他,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
可后来,项羽发现,军中渐渐倒向他的人多了,而这个时候的他,却并多么做太多出彩的事儿。
乾坤逆转,阴阳颠倒,当真是十分的神奇。
而这其中,就是人心向背的问题了,更是一种势。
顺应大势,事半功倍,逆势而行,事倍功半。最后的结果就是如此的露骨。
范增继续开口,目光盯着项羽,问道:“此次你以为赵国以赵国公主行刺这一招如何?”
说到了此处,项羽脸上露出一抹不屑的神色,不过最后还是点评道:“小人行径,尤其是牺牲一女子,更是令人不齿。”
“这张耳陈余我原本还以为这二人制霸赵国,也算是一方响当当的英雄豪杰,如今看来,却是有些名不副实了。”
的确,对于项羽来说,尽管赵国刺杀的是扶苏,是秦王,可是,项羽更偏向于在战场上分出胜负,而不是用刺杀这样的盘外招。
这样的手段,倘若成功了还好一些,若是失败了,不过是惹人耻笑罢了!
“不错。”显然对于项羽给出的这个评价,范增很是赞同,不过他仍旧补充道:“陈余张耳行此举的最大症结就是表明他们心虚,对于秦国,他们心中根本没有足够的底气。”
“若是刺杀成功也就罢了,可若是失败,无疑会立即迎来秦军的报复。而这二人,也实在是太过短视了一些。”
范增不厌其烦的将这些东西讲给项羽听,说句实在话,换个人,范增绝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至于讲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