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回到明初搞慈善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42129/132.html

“青砖呢!”他们羡慕极了,“还有个大院子,院子后头还有园子。”

“这得多少银子?”

“百两定是有的!那片地贵得很!”

“王二不是说他没钱了吗?”

“你听他说,这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人家在周府当差,说不定还觉得百两不够塞牙缝呢。”

“常听人说周福如何富贵,这下是真见识了。”

又过几日,风气再次变了。

“听说了吗?就王二那套大宅子,是贷款买的。”

“甚是贷款?”

“就是找朝廷借银子,每个月还上些。”

“多稀奇啊,朝廷还给百姓借银子。”

“说是南菩萨见百姓们买不起房,这才想出了这个法子。”

“那王二买房,就是找朝廷借的钱,他自家凑了二十两,另八十两是找朝廷借的,到时候每月还四百文,还二十年,多的是给朝廷的利息。”

“那他若是赖账不还呢?”

“要是五个月不还,朝廷就要把房子收回去,再卖。”

“这法子好,免得泼皮无赖去占便宜。”

虽然百姓们津津乐道,都以为是件奇事,但竟然没一个去申请贷款的。

好在这也在林渊意料之中,新华国成立以后,贷款这个概念才被人民熟知,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话是这么说的,但当时敢贷款的根本没几个,最多也就是大企业家或是小企业敢干,普通人不敢。

人们存钱买房,存小半辈子。

结果房价涨了,钱贬值了,存了小半辈子的钱买不起原本想买的房子。

慢慢的,人们才开始接受贷款。

这个过程用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林渊自然也不觉得现在百姓们能很快接受这个概念。

好在周福有自己的办法。

百姓们发现自己周围贷款买房的人变多了。

原先一家挤一个小屋的铁头去贷款,买了屋子,有厅堂主屋,还有耳室柴房,终于不用一家人挤在一个炕上睡了。

还有一家妯娌,从泰州搬到高邮,只能租房子,如今也去贷了款,买了房。

好像买房的人忽然变多了!

大家都有房了,就自己还没有。

况且那些贷了款的,也没看日子过得窘迫,一家人都能干活,买个小点的房子,地段不那么好的,也就三四十两,自家凑十两,另外二三十两找朝廷借,一个月也就还一百文左右。

只要家里有两个人干活,这笔钱定然是拿的出的。

不少人都开始心动了。

但又不敢自家去借,就撺掇着好友亲朋一起去。

所以如今有了个奇观——

贷款的,那都是一窝蜂来贷,常常百十来个人一起。

好像人多了,他们就更安心些。

周福松了口气。

他为了找那些托,可花了不少钱呢!

心口都在滴血!


分卷阅读132(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