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回到明初搞慈善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42129/213.html

但是明朝技术不够,没有能力造出后装功能的管阀型炮身。

还是葡萄牙的进犯才让明朝的当权者发现西洋人的火炮更为优秀。

于是明朝开始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可惜的是,虽然学会了,也改良发明出了更强的挚电铳和迅雷铳,但却没有找到大规模制作的办法,没有生产线。

但即便如此,明朝时期的火器还是强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

然而到了清朝,清朝虽然也对火器加以改良,但却因为过于保守,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导致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火器发展,于是列强铁骑踏碎清朝国门,清朝无还手之力。

林渊想要的,就是齐集天下异世,把生产线弄出来,能够大规模制造。

此时跪在下方的,都是各地的匠人,林渊的旨意发下去,各城都把人送了过来。

他的政令此时还没有一点折扣。

他不指望几年内就有进展,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他这一代人都可能没有多少进展,但他要开了这个头,只有这个头开了,国内才能养成习惯。

“诸位都是朕国力之中坚力量。”林渊朝跪在下面瑟瑟发抖的匠人们说,“请起。”

匠人们不敢动,他们以往见个小吏都要担惊受怕,更何况见皇帝了。

林渊站起身来,走至殿内,搀扶起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

“老师傅一把年纪,来人,赐座。”林渊一语令下,便有侍人送上一椅。

老师傅吓得脸都白来,他差点又给林渊跪下,要不是林渊搀扶着他,他绝对要五体投地。

“草民……草民不敢……”老师傅坐椅子就跟上刑场一样。

林渊按住老师傅的肩膀,对众人说:“朕之国乃诸位之国,诸位之强,便是国之幸,是国之强。”

这话把匠人们吓得不行。

他们……他们只是小民,哪里就能跟国家的强盛联系起来了?

林渊又说:“朕听闻,元时有火铳,如今明已立,自当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

“诸位学艺,报效国家,朕也绝不吝啬,但有出众者,有革新者,朕以爵位嘉奖之。”

匠人们忽然不抖了。

爵位?爵位!

林渊手里的爵位都是虚爵,没有实权,不能世袭,一代而尽,也不能离京。

但有食禄,有一代为爵,子孙更好出头。

林渊笑道:“大明乃朕之大明,也乃诸位之大明,万望诸位同心协力,壮我国力,扬我国威!”

匠人们额头触地,山呼万岁。

除此以外,京城各坊改名为区,每区设区长,设书吏,整合户籍,政令皆由中央下达。

整个北京城如铁通一般,区长都为林渊发家时跟随之人,书吏为世家子弟。

皇权于京城,盛极一时。

京城周边几城尽数被朱元璋陈柏松和李从戎拿下,

大军驻城,震慑无数阴暗窥视之人。

这几城都是大城,城内官员全被捉拿,新任官员走马上任,行新法,遵新令。

“陛下,国人还需养。”宋石昭进谏道。

林渊正在吃点心,冲宋石昭招手:“先生来坐,请食。”

宋石昭坐下:“如今陛下大刀阔斧,就怕反弹。”

林渊点头:“先生说的是,但如今正好是新朝初立,改制正是时机,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改就难了。”

宋石昭叹气道:“就怕不稳妥啊。”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原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能打通五大河流,不仅开河道,也能通陆路,运送军备,大开商道,如此,可国富民强,然结果呢?”宋石昭拱手,“陛下,还需徐徐图之。”


分卷阅读213(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