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倚重你是一回事,可你若是以为朝廷离开了你就玩儿不转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年邸报上登了朱纨提督闽浙,他就动了心思,之前朱纨做四川兵备副使的时候,和他打过交道,这在大明朝官场,潜规则就认定,双方有互相提携的义务。
于是他便撺掇南赣巡抚周良臣,说,抚臣何不给朝廷上书,往浙直抗倭。
周良臣之前因为被致仕的文官打秋风,银子给少了,被人暗中嘲笑到底不是正经的进士出身,不懂规仪,把他给气得,心说,老子是因为出身而不懂规仪么?老子只是没银子。
这时候永顺土司说的话,就被周良臣听到心里面去了,是啊!浙江,南直隶,都是膏腴之地,人多绮丽,必然不能打,我带三千土兵,想必就能纵横,阁臣(注:这里老)必然为我表功。
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奏章还没到京城,夏言已经被严嵩给拱倒了。
幸好,严嵩虽然是历史上出名的奸臣,但奸臣未必不是能臣,就让他自筹粮饷,往浙直抗倭。
周良臣一看,自筹粮饷,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知道,大明的土兵能打,这是出名的,可朝廷也没亏待他们,史载,要知道,关宁军月饷才一两多,九边普通兵丁更是只有五钱多一点的银子,考虑到九边粮食不足,实际上这个银子还要再打折。
这么贵的军饷,所以说,能打是有原因的。
当然,土兵的饷银,往往是朝廷给一半,民间自筹一半。
周良臣一看,这口气,意思是朝廷不给,要我自筹?
他那一口心气,顿时给打退了半截。
彭德轩一听,也缩回去了,难道要老子自己掏钱不成?
即便自带干粮报效朝廷,也不是这么个报效法啊!
他要是自掏腰包,出五千土兵,岂不是说每个月自己要掏出去一万多两银子?
幸好,周良臣还是有点精气神的,一咬牙,不就是自筹粮饷么!老子干了。
这,便有了南赣巡抚带三千土兵五千壮勇营入建宁府之事了。
这八千兵到了建宁就走不动了,为何?建宁太繁华了。
建宁对于这八千土兵来讲,就是康飞那个时代本山大叔说的,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康飞觉得建宁不咋样,那是因为他出身在扬州,这年月的扬州,就是五百年后的魔都。同样,卞狴犴也觉得建宁不咋样,他家出自泉州,泉州自唐朝开始,那也是数得着的繁华地方。
南赣巡抚周良臣出身倒是不错,可是,他不可能把自己家的银子拿出来补贴公家吧!只听说有的,你见谁的?
他正在跟建宁知府扯皮,要筹集粮饷哩!
南赣那边彭德轩看大军出去这么久也没人回来,心说,抚臣到底家世不凡,还是有门路的,不如我再带几千人马去打打秋风。
这个时候,已经秋收完了,永顺土司那地方也不是什么膏腴之地,刚打完粮食,出去莽一波,挣点养家银子,这个很合理。
故此彭德轩就说,老爷我思念幼子,准备去看看儿子,你们谁同老爷我一起去?
手下一听,俱都大喜,老爷真是惦记着俺们,想着带俺们出去苦银子……一个个争先恐后,又凑出五千土兵。
还是彭德轩看不下去,说,你们这帮家伙,吃相太难看了,上次谁家出了兵丁的,这次不许去了。
土兵们也不难为情,给朝廷做雇佣军那么多年了,吃朝廷都吃习惯了。
就这么又淘汰下去两千人,彭德轩带着三千土兵,跟上了南赣巡抚的步伐,今日刚到建宁。
他五十多岁了,前头有个大儿子,但是那个儿子身子单薄,眼看着不是一块当宣慰使的料,老儿子虽然年轻,但是又蛮又横,在彭德轩看来,嗯!此子类我……不成想刚看见思念的老儿子,就是老儿子在吃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