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大长公主清喝一声,“李贤再好,也不是你的。敕旨已经拟定好,你趁早死心吧。”
赵观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阿娘好狠的心!我这就去宫中面见圣人,让他收回成命!”
“你敢!”常乐大长公主横眉怒目,“你以为圣人会因为你的几滴眼泪就改变主意吗?现在圣人还不知道你真心爱慕李贤,以为只是少年人间的玩笑而已,才会挑中你做李显的正妃。如果圣人确定你喜欢李贤,你这辈子就算完了!”
赵观音抬起泪流满面的脸,“圣人大度宽和,一定能体谅我的真心!”
常乐大长公主气极反笑。
赵瑰轻咳一声,把女儿拉到一边,“二娘,你阿娘不是哄你玩的。现在宫里的人只当你年纪小,把你和六王之间的事当成笑话说。如果你跑到圣人面前自剖心迹,别说六王,李显你也嫁不了!”
看赵观音还一脸倔强,不肯服气,赵瑰叹口气,打发走侍女仆从,“你听说过昔日那个名动长安的才子王勃的事迹吗?”
赵观音擦干眼泪,小声嘟囔:“一个不得志的才子,关我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李治是个心机boy。
另外武皇后是狠毒,可是她真的很有才干,作为一个傻白甜,作者真的很佩服她。
好多人以讹传讹,说新城公主死于家暴,这种说法其实蛮不负责任的。
从出土的墓葬和各种史料来看,新城公主并没有受到家暴。她的婚姻有些波折,但是过得很幸福,偏偏不能长久,驸马长孙诠因为家族覆灭而被流放,客死异乡。新城极度悲痛,身体一直不好。她的第二个丈夫韦正矩因为尚主一路高升,肯定不会傻到虐待公主。初唐、盛唐的公主地位很高的,不会发生醉打金枝那样的事。那时候的王孙公子都不敢娶公主,一是怕公主彪悍,二就是怕和韦正矩一样,没把公主伺候好,自己丢脑袋不说,全家老小跟着倒霉。
阿家:对婆婆,婆母的称呼。
第21章
当年大才子王勃在王府担任侍读, 恰逢长安贵族间流行斗鸡比赛。
李贤和李显兄弟尤其痴迷斗鸡。有一次, 李贤的斗鸡赢了李显的,王勃凑趣,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檄英王斗鸡文》为李贤助兴。
有好事者把《檄英王斗鸡文》送到李治面前, 李治勃然大怒, 认为王勃的文章会挑拨李贤和李显的兄弟情谊, 不顾旁人劝阻,立即命人将王勃逐出王府。
李治知道王勃完全没有挑拨离间之心,但那又如何?
李唐皇室的权位更迭总少不了刀光剑影, 李治经历过残酷的兄弟相争, 格外忌讳这点。他嗅觉敏锐,在李贤和李显还没生出什么心思时,果断掐灭一切会导致兄弟不和的可能。王勃触犯了他的忌讳,不算冤枉。
赵瑰说完王勃的故事,看着泪流不止的赵观音,肃然道:“二娘, 你别看圣人脾气温和, 看起来像个佛爷,就以为他真的把你当成亲表妹看。阿耶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圣人如果真的没有城府,当年怎么能在夹缝中夺得先帝的信任?”
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太子李承乾,吴王李恪,魏王李泰, 齐王李祐,哪一个不是文武双全的好儿郎?
那时候,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庶出的吴王李恪,而是魏王李泰。随着魏王李泰年纪渐长,李世民对他的偏爱越来越明显,引得朝野侧目,以至于魏征、褚遂良多次上书谏言,指责李泰恃宠而骄。
太子李承乾占据嫡长之位,魏王李泰深得李世民的欢心,吴王李恪才华横溢,朝臣交口称赞,齐王李祐也不容小觑。
蹬橙酰他的王兄们根本没把他当成对手。
最后,太子李承乾倒下了,齐王李祐倒下了,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也没有讨得什么好结果,年幼的九王李治以不变应万变,坐收渔翁之利。
常乐大长公主挥退侍女,“天子之怒,岂是你能当得起的?你真敢在圣人面前表露对李贤的情意,到时候别说是李显,连纨绔子弟你都嫁不了!圣人不会容忍你三心二意,影响李贤和李显的兄弟之情。”
如果是以前,常乐大长公主不会说出这种话,但今天和李治一番长谈后,她也不得不收起对李治的轻视之心。这个皇帝侄儿,远比她想象中的心机深沉。
她一直看不起李治,觉得他的太子之位是靠眼泪哭来的,没有长孙无忌,他坐不稳皇位。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当年李治一点胜算都没有,都能在李泰最志得意满的时候抓准时机,让他失去李世民的宠爱,把太子之位揽入怀中。
现在李治已经是天下之主,二娘如果真的惹怒他,她不敢保证能救下自己的女儿。
赵观音泪眼婆娑,“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常乐大长公主狠下心肠,“二娘,难道你想随便嫁个芝麻小吏,以后只能看太平那丫头的脸色过活吗?”
赵观音脸色一变。
“不嫁给李显,你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就算你能嫁个宰相,终归只是臣妇,宫中宴会,太平受万人追捧,你不仅要忍气吞声,还得抢着讨好她。”常乐大长公主幽幽道,“只有嫁入皇家,你才能直起腰杆,和公主平起平坐。嫁给李显,你就是七王正妃,日后造化大着呢!”
赵观音被父母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