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阮疏桐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7563/22.html

长长的叹口气,摇头说道:“匹夫。”

如此一晃,十多年光阴就这样过去。

十七岁那年,徐宁进士及第,在大理寺谋了个差事。

说起来,这个差事谋得还有些纠结。

前头说过,徐宁这人心高气傲,此番,早已下定决心,不考到状元誓不罢休,最终却只被圣上钦点进士及第,于是乎郁郁寡欢。

徐广问及徐宁想在何处就职,徐宁脱口而出:“御史台。”

手握一支生花妙笔,仿佛掌着尚方宝剑,大刀霍霍,上斩昏君,下斩佞臣,贪污腐败,杀!鱼肉百姓,杀!欺男霸女,杀!我杀!我杀!我杀杀杀!这世上还有什么兵器比得过言官的一支笔?看看,多么适合徐宁这样犀利之人?

徐广吓得虎躯一震,一掌将徐宁拍在墙上。

开什么玩笑?就徐宁这种一根筋的性格,若真做了御史,迟早会被圣上一杯鸩酒送进奈何天,在倒下前还高呼着,你可以毁灭我的身体,却永远无法磨灭我的灵魂,即使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他依旧叫嚣着,冲破一切的罪恶与肮脏,只为换回那最最纯净安宁的世界,一个徐宁倒下去,千万个徐宁站起来,这不是结束,这恰恰是开始,我以我炽烈的鲜血唤醒麻木的人民,啊~~~希望之光,你就在远方向我招手,啊~~~光明的未来,请为你最忠诚的赤子敞开你温暖的怀抱吧。

想到这些,徐广就觉得毛骨悚然。徐宁被毒死了不要紧——这是亲生儿子么——万一圣上一个不高兴,株连九族十族的,那不就亏大发了了么?

所以,徐广举双脚反对。

然户部,礼部,翰林院这样的地方,徐宁是不会去的,他觉得以他的才学,济畔缕秸率乱膊皇遣豢赡埽或许,比现在的平章事做的更好。而这几个闲散衙门,完全不符合他要大展手脚的初衷。

徐广一盆冷水浇下,道:“平章事刘大人今年四十一,身体健康,体格健壮,再干个三十年不成问题。 你就慢慢熬吧,等你抱孙子了或许能熬出来。”

想法就此夭折。

思来想去,徐广最终把徐宁踢进了大理寺。

郢朝的政治格局有些乱,刑部常常和大理寺厮混在一起,几乎快成一个衙门。于是乎,我们的徐宁就以他纤细孱弱的小身板,混迹在一群捕头捕快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之中,充当狗头军师这一角色。从此也开创了文弱书生混迹司法部门的先河。

庆延十五年,太后大寿,举国同庆。

某一日,徐宁最终挨不过同僚软磨硬泡,被人推搡着进了京城的一家酒楼。

徐宁自然不喜欢和这群汉子混在一起,他们太粗,各种粗。粗胳膊粗腿粗腰粗神经,粗得可以,像徐宁这样颇有小资情调的人,一片枯黄的秋叶也可以伤春悲秋好一阵,又怎能忍受这样一群大老粗?

只是,徐广告诉他,合群很重要。所以徐宁去了,而这一次,他看见了阮疏桐。确切的说,是长大以后的阮疏桐。

当然,徐宁也不是第一次看见阮疏桐,徐阮两家其实很熟,他也常和阮承和阮商浚来往,都是官宦子弟,交情不算深却也不浅。只是,阮疏桐常常都是和阮商浚在一起,亦步亦趋,徐宁有时候甚至怀疑,阮商浚和阮疏桐之间是不是被一条莫名其妙的线牵在一起,一条谁也看不见的线。

徐宁从小就认识阮疏桐,也大概知道阮徽的大夫人,三姨太四姨太,以及各个小妾那些扯不清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还知道当年名震一时的美人顾惜琴。

他知道小时候徐广想让他与阮疏桐指腹为婚的事情。虽然最终泡汤,不过徐宁后来每每看着阮疏桐的脸就不禁想到,这确实是一张非常漂亮的脸,如果,他真的是女子,徐宁并不反感娶这样一位女子为妻,只可惜啊,造化弄人。

徐宁对阮疏桐并不陌生,似乎,这个孩子总是在某处,在某个不经意的时间与空间的点上,就会毫无征兆的出现在徐宁的面前,比如阮徽去找徐广喝酒,徐宁抬头看向窗外,阮疏桐就跟在阮商浚的身后,细细的胳膊,细细的腰身,安安静静的走过庭院;又比如,顾惜琴病重,阮疏桐沉默着站在门边,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大夫,又看看徐宁,最后还是低下头一言不发;再比如,顾惜琴下葬的时候,阮徽不在京城,阮商浚被大夫人勒令不准出门,阮疏桐独自披麻戴孝,跪在顾惜琴的灵柩前,背对着徐宁,夜幕笼罩在他单薄的背影上,徐宁似乎觉得这个孩子倔强的背狠狠灼伤了他的眼睛。

原来,他已经跟阮疏桐这么熟了?

阮疏桐和他一样,特立独行的存活在这个世上,或许这并不是他的选择,可是,没人会在乎,于是,只能寂寞而可怜的以孤傲清高的外表来伪装自己。

原来,是人就会寂寞。

原来,他也是会寂寞的。

回到那日的酒楼,徐宁看着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着的小花旦。自然,当时的徐宁并不知道这花旦的身份,只是觉得,小花旦嗓子凄凄婉婉,唱的人肝肠寸断,而身姿却很软,颇有那么一丝撩人的妖娆。

文人喝酒以后,往往文兴大发,李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诗仙的这个仙字多少也与他饮酒有关。

徐宁也是一个文人,几杯酒下肚。忽而敲着酒杯张口吟了几句:“风撩残香,熏泪行行。柳眉忧然微蹙,自诩多愁肠。”

同僚皆瞪大眼睛看着徐宁,这才知道,平日里冷的像冰一样的徐大才子这


第22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