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之后,去的不是平时常见天子的御书房,而是与御书房相邻的花园,此处花园又与后宫的花园不相通,不用担心见着女眷。打远就见到皇上站在最高的凉亭之中,手里拿着一个什么玩意,身边还站着几位武将,王修晋有些犹豫要不要过去了。有武将在,不会是要打仗吧!之前李菻善还说过,安南的仗避不了。这打仗和他有什么关系?难不成军营的工坊忙不过来,需要他的工坊帮忙做些东西?
快走几步上前,王修晋躬身要行大礼,被皇上亲自扶了起来,“爱卿!好,好,好!”天子未言明,便到了三个“好”字,把王修晋弄得发懵,不过在王修晋注意到皇上手里东西之后,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待王修晋开口,天子便开始讲望远镜的如何如何炒。
王修晋躬着身子聆听,几位武将随着皇上的话附和,待李菻善到时,便见皇上正在给王修晋赏赐,虽说之前已经变相的给了次赏,但对比实物之后,天子便觉得之前的赏赐薄了。
赏过之后,天子便给武将和王修晋赐了座,把望远镜给大家传看,远远的景物,就如在眼前一般,武将们觉得甚好,到王修晋这儿,却仍觉得有点差距,“如果能做一个调节的环就好了,这样就可以把景物放得更大些。”
“肖亲随听见没,快些记下,回去之后着匠人速速改尽。”天子耳朵很灵,待王修晋话刚落,便开了口。王修晋这会儿才注意到肖亲随站在几位亲随之后。肖亲随得了皇命,立刻上前领命。
王修晋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他不过是随口说说,怎么说被皇上听着了,皇上的耳朵也太好使了点。李菻善看着王修晋的眼里带着笑意,和满满的与有荣焉的样子。宣两人进宫,不单单是望远镜的事,还有关于奉安的事,之前两人在信里写了不少建议,这会儿又有一位武将将要去驻守奉安,皇上便想到了此事。
正说着话,四皇子匆匆而来,向皇上告了罪后,便站在皇上身后。天子扫了一眼四皇儿,继续着刚刚的话题。四皇子立马主动的站出来承包了围墙的建设,皇上点了点头。李菻善却微微皱起眉,“海边沙中常有爬行的海物,且海边乱石不少,想要筑城墙恐有些难。”
王修晋想了想海边的样子,同意的点了点头,“如果能填海,在海上建立一道防线,远比岸上建强。”王修晋记得他去过的一处海边城市,前人在海上建成城墙,后人以此为景观。“而且,海边的城并非奉安一处,此处设了防,其他地方仍能让寇国之匪有可乘之机。”
“国库尚充余,海防不荣小窥,海防必须连上每一城,不能漏下。”皇上现在越来重视海边的防范,现在北边可安枕,南边又起风波,他不想海上也出岔子。“官船出海的事,先放一放,待海防建好后,即远渡大海,向那帮黄毛彰显大梁之国威。”
王修晋跃跃欲试的想要随船出海,却很快冷静下来,他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便是想要出海,也不会在第一次的航行之时,而且,他也挺惜命的,古时的航海事故太高,又没有卫星导航,也没有天气预测,海底探测,搞不好怎么死的都不清楚,他还是等海航稳定之后,再考虑吧!
皇上又言及一些事后,便下旨,四皇子带李菻善和驻守奉安之将一同出发,前往奉安,以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如何建防之策。
第225章
听着李菻善又要去奉安, 王修晋嘴角扯了扯,虽然能够理解, 皇命在身总会身不由己。从宫里出来,王修晋的心情比之前差了点, 不过很快, 就把心情调整好, 他又不是待字闺中的女人, 成天想着缠绵悱恻的爱情,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忙得很,便是两人同在京城, 也未必能天天见着面,即便是见了面, 相处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他纠结个什么劲。想通了,王修晋便打算在人离开的时候去送送,现在就是该忙什么忙什么。
王修晋出宫没多久,一道圣旨便直奔新楼学堂, 让学堂炸开了锅, 很快全京城的学堂都知道了圣旨的内容。第二天文官们纷纷上书,称皇上之举不妥, 新楼的先生带罪之身,还都是重罪,怎么说除了奴籍就除了, 怎么可以还让罪臣之后参加科举,若再为祸当如何。这些事和王修晋没啥关系,谁要能说服皇上宁丢君威也得把圣旨收回去,日后还能被皇上重用,他敬那人为神。
学堂里的先生眼星眶泛红,先生们不在意他们只能留新楼做事,他们喜悦的是不再低人一等的身份。他们的孩子却没多大的感觉,他们心里虽有身份等级上的差别,可在单纯,又没有鄙视的环境里,他们也就不在意这些,至于科举的事,这些孩子也没多大的感觉,他们从入学堂开始就已经定下了目标,以后他们要接替父亲们所作的事,为王先生解忧。
晚上,王修晋把今天进宫的事和父亲讲了一下,对于望远镜被皇上硬是改名为千里眼的事,也一并讲了讲,而新楼发生的事,是王智渊向王大人汇报的,王大人点了点头,他倒不担心那些人会有什么决定,他相信儿子看人眼光。“那些孩子参加科举也好,若是派不出去官,我便都收了去,也省得再专门请先生教导。”
“此事,还要看他们怎么想,如果想参加科举,我自然不会拦着。圣旨之前,我还觉得挺可惜,那些孩子个个聪慧,也非常努力,我还有些苦恼以后要怎么安排这些孩子,如果全都留下来清账,着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