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少华解开了大青山有两股匪徒出没的谜团,并且解除了大青山的匪患。两股匪徒,一股由阿史那云带领,现在阿史那云已经是突厥的大可汗了,用不着干这个这个老本行,带领突厥大队离开了南云。另一股土匪,是李钊指使的,由故意蓄上大胡子的廖仲旗,假扮阿史那云,趁机劫掠过往客商,发死人财。
山西折冲军府都尉莫泽,终于带兵赶到,虽然来得迟了些,聊胜于无,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帮助狄少华彻底控制了南云县。抓捕了李钊及山东折冲军府的一干军官,以及假扮过匪徒的所有山东折冲府军士。在把李钊的罪行上书朝廷后,等了不久,朝廷的批文就到了。
着狄少华调往大理寺,任大理寺少卿,上任的同时将李钊,廖仲旗等一干人犯押解到长安,接受朝廷的审理。所有参与假扮匪徒的军士,就地处斩。行刑的地点就选在了土地庙前面,那也是当初边家村民罹难的地方。狄少华亲自监斩,一声令下,顿时满地人头乱滚,血流成河。唯有如此,才能告慰这些年无辜丧生的冤魂。
常小溪也在围观的人群中,杀人者人恒杀之,有些事,唯有以血还血才行。
经过边家村村正的证明,边家村村民赵李氏家的童养媳妇常氏,也是在廖仲旗屠杀村民的那一夜,被杀害的。这种小事,作为一县之尊的狄少华,直接就给审结了。常大夫是个人才,不能让他的声誉有任何污点,更不能让他的身份有任何疑点。常大夫不但救了自己的命,还以文弱之身,深入阿史那云的虎狼之穴,为自己打探出了有用的情报。狄少华一直觉得自己亏欠小常大夫很多。
长安是个好地方,小常大夫既然是出来历练的,为什么不能到长安去呢?那里不但人口很多,而且医术高明的医生几乎都集中在了那里。常大夫想必会感兴趣吧?狄少华摸摸自己肚子上的疤痕,不太自信的想着。此去长安,再次卷入纷乱的朝局,庙堂之争,终其一生,自己应该都不会再来南云了。
但是,一种奇怪的情愫正在发酵,狄少华发现自己不想离开小常大夫。他是受正统儒学教育长大的,断袖分桃之流,一直被他所鄙视。所以狄少华很矛盾,他觉得自己对常大夫的感情,绝对不是像一些士子玩弄美少年那样,只注重感官追求。
那样想的话,不但是对常大夫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这个饱读诗书名门子弟的不尊重。自己对于常大夫的感情,应该更类似于诗经上描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就更令狄少华困惑了。因为只有两个君子,何来淑女?
姚立跟随狄少华有一阵子了,他本是绿林大盗,是狄少华还在大理寺的时候,帮他洗白身份,并且收留了他。狄少华不以家奴待他,允许他继续使用自己的姓氏。所以姚立对于狄少华,是真正的死心塌地追随,愿意为狄少华出生入死。
他还带着江湖豪侠的匪气与义气,除了危及狄大人安全的事情,他也不允许出现影响狄少华英名的事情。由于一直贴身保护狄少华。所以他知道狄少华很多的私密。包括狄大人,睡梦中会轻呼常大夫,公务之余,也会常常摸着自己的肚子发呆。对于姚立来说,这是个不好的兆头,难道因为那个常大夫生得清秀,让狄大人起了好男风之心?这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包养小倌也好,玩弄戏子也好,只是上不得台面。但是对一个男人动了真情,这就是官员的致命伤了。
以姚立对狄少华的了解来说,他绝对不是玩弄感情的那种人。狄家在长安也是高门大户,家风很严,就连别的勋贵之家,常见的三妻四妾这种情况都没有。狄少华从小在这种环境长大,对于感情非常的专一。眼见着县尊大人可能对一个男人动了真情,姚立真的是又气又恨。好在就快回长安了,那时候,见不到这个勾人的常大夫,估计老爷的相思病就会不药而愈了。
在处决了这一批犯人之后,新任的南云县令到了。名叫张同喜,是个进士,没关系没路子没钱的那种读书人。一直在吏部候缺,已经等了两年多。现在南云县匪患已除,吏部就问张同喜愿不愿意补缺。张同喜知道自己的情况,再等下去也不是个事,何况南云县虽然偏僻了一点,到底是个外放的机会,就痛快的来南云县上任了。
狄少华与张同喜交接完,就去找常小溪。他现在已经不是南云县令,也不用顾忌什么闲言碎语了。而且这次离开南云,可能这一生,都没有再见到常小溪的机会了。
这段时间,声名鹊起的常神医,治好了南云县所有的疑难杂症。那个断肢再植成功的士兵,为了感谢常小溪的再造之恩,有事没事就向大家炫耀。他断臂上的伤口,已经变成了瘢痕,需要每天做康复训练。围观的老百姓,看这满头大汗的士兵做训练,一边惊叹,一边不自觉的想起自己还有点不舒服,忙去请坐堂的常大夫给自己看看。
肖想着占有常小溪手术器械的陈吉昌,被几个好事的士兵给拽到了胡氏医馆。要他自断一臂,赔偿给常小溪。常小溪要他的胳膊做什么?刚想客气一下,被胡友德拦住,硬是狠狠地羞辱了一番陈吉昌才罢休。
最后陈吉昌抱头鼠窜,他的医馆在南云也慢慢的败落下去了。
现在常小溪成名了,她也不需要再藏着掖着,一些来自空间的诊疗技术也敢使用了,神医么,怎么会没有几项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