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毓白今日回来地早,见傅念君罕见地在训仆,倒是好奇:
“这是什么事?我倒是头一次见芳竹跪在这里。?一看书???·”
芳竹不敢不服,她也知道傅念君对自己实在是比旁的主子好太多了,今天都是她自己闹出来的事。
傅念君说了几句就挥手让她退下了,这才与周毓白说起了今天的事。
周毓白沉眉,说道:“你往后上街多带几个护卫,一个何丹不够就把郭巡也带上,免得再遇到这样的事。”
傅念君说:“我见是契丹人,也没想和他们多做纠缠,好在有个叫刘存先的,还算是得体,他也不想把事闹大。”
周毓白是知道这个人的,说起他的来历。
“他们祖上是前唐时的旧臣,唐末中原大乱后归顺辽国,世代事辽,他是刘家不受宠的旁支子,跟在耶律弼身边多年,却也没什么建树,上回我在宫里匆匆见过他一面,不过我见他到底家学渊源,为人淳厚有礼,精通儒学,是个有才的,倒是耶律弼没做到知人善任。”
在辽国汉人和契丹人到底还是有差别的,即便这样历代事辽的汉氏家族,在契丹贵族看来,也不过是他们的家奴而已,碰上了贤名的主上还能够得到重用,碰上没那么开化、不喜欢中原文化的君主,一样没什么出头之日。
那刘存先如今跟着的耶律弼便是个比较守旧古板的,他能够出使大宋并不是因为他对大宋知之甚深,或者是格外推崇汉室文化,不过是因为他是如今正当权的皇太叔耶律元的心腹和连襟。?·
出使宋朝这一趟,旁的不说,这银钱和女人上,耶律弼就必然是满载而归。
说来这耶律弼也并非皇族出身,只是这辽国仿汉,皇室改姓做耶律和刘,后族则改姓萧,世代通婚,皆因辽太祖慕汉室,推崇刘邦与萧何之故,其余出身不高却有功勋和本领的契丹人,后来也纷纷被赐姓,所以宋人能够听说的大名鼎鼎的辽人,不是姓耶律就是姓萧。
傅念君问:“我听说耶律弼为人颇有些刚愎自用,此次访宋,可有不敬之处?”
周毓白道:“不敬之处他倒是不敢,不过我瞧着他却是个会钻营的,若是我猜的没错,他或许准备走张淑妃的路子……”
傅念君惊讶:“张淑妃?他想做什么?”
周毓白喝了口茶,神情平静,“昨日我们才说过的,能为什么,不过是为银钱而已。”
耶律弼见宋室如此繁荣富有,焉有不动心之理?只是他在这里捞油水,也断断比不能辽宋边境贸易获利之巨。
傅念君觉得张淑妃是疯了,“这样的事张淑妃竟敢沾手?如今虽是太平,一旦出点什么事,她这把柄,也足够官家厌弃她了。”
周毓白微笑,“她却是没这个胆子,所以我得帮她壮壮胆。”
傅念君细细一想,就想明白了。
张淑妃那个人,她这辈子最喜欢的事就是和人争、和人比。
和舒皇后比做“正妻”,咬紧牙关提拔家族里上不得台面的外戚,就为和徐德妃比个娘家的荣耀,有了周毓琛后,更是要比儿媳的出身,要比儿子受宠爱的程度。
逼她主动去做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她发现,别人在力图做这件事。
“七郎上回出城之事,是不是偷偷想法子让她知道了?误导她让她以为你缺银钱,要和辽人做生意,这样一来,她必然千方百计要夺你财路,耶律弼递上橄榄枝,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咬上去。”
周毓白只是看着她微笑。
难怪这阵子他忙得这样,傅念君就纳罕,即便是接待外国使臣,也不用他这样早出晚归地尽心尽力。
原来他早设好了局,准备诱张淑妃入套了。
这段时日,他一定刻意接近耶律弼,表露出合作的意愿,好让张淑妃准备好了来截胡。
难怪他刚刚会对刘存先还有个印象。
傅念君还觉得奇怪,刘存先这么个耶律弼身边的小人物,他怎么也会记得?
因为他私下同耶律弼接触过好几次了吧!
傅念君吊起了眉梢,继续说:“七郎是一环套一环地,早就安排好了吧,只要张淑妃搭上了耶律弼,做上了宋辽边境贸易,就由不得她抽身了,又加上齐王府开馆的事情,届时齐王那里银钱跟不上,张淑妃必然就只得指望耶律弼,她便因为一个钱字,彻底钻在这套里出不来了,到时官家一发现,不要说钱了,就是她手下敢牵扯这买卖的人全部都得遭殃!七郎,你真是好算计。”
周毓白见她似乎有点生气,拉了她手道:
“气什么,你瞧,我不是什么事也瞒不过你。”
傅念君轻轻“哼”了声,“我瞧七郎是故意瞧我的笑话呢,心里肯定还在打赌,我得到什么时候才能根据你给的线索猜出你准备做什么。”
周毓白笑道:“你这就太冤枉我了,我戏耍你有什么意思?我是知道你聪明,我说不说,你早晚都会知道的。”
傅念君勉强认可了他这番说辞,心道,周毓白大概也是想了很久才琢磨到这个法子来削弱张淑妃的势力吧。
就像她所说的,要打败周毓琛,算计他失去储君之位,只有两条严重的罪名,谋逆和叛国。
周毓白不是这样的人,为了权势陷害兄弟,手足相残,他和周毓琛之间,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的兄弟情,所以他决计不可能使那样的烂招数。
不动周毓琛,那么就只能从张淑妃身上下手了,要一举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