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下细看,这人倒真是生了一张招人的面孔,即便是青白扭曲、嘴唇乌紫的难看死相,也没掩去这张脸原本的清秀。
秦素面无表情,举烛往尸体的周围照了照。
不出所料,在郑大的手边倒放着一只酒壶,壶里的酒已是涓滴不剩,旁边还有一只空了的粗白瓷点心碟。
秦素怔怔地望着那只碟子。
幽暗的烛火下,白瓷碟子泛着柔光,圆润、丰丽、恬和,像那一晚天边柔白的月。
在那个微凉的秋夜,她踏着满地细碎的银辉,就像是踏着自己那一腔细碎缱绻的心事,晕乎乎、软绵绵,跟在阿豆的身后,来到了花园最偏僻的山石子洞。
阿豆说,今晚府中有人夜游。
阿豆说,那最最俊俏的萧郎君,对秦素情丝难断。
阿豆还说,萧郎君叫人传了话,约秦素在山洞里见面。
秦素坐在石凳子上,惴惴不安地等待。月华如轻纱,星光柔淡,花香潋滟。她被这美景围着,被心里的念头醺着,头昏眼花、不知所以,也不知是梦还是醉。
直到,一声尖叫将她惊醒。
迷迷糊糊地睁眼,眼前月华变成了烛光,花香成了女子衣上的熏香,而漫天星辉,却变成了嫡母刀子般的眼神。
秦素那时才发觉,她并没有坐在石凳上,而是倒在冰冷的地上,她的身旁是一具陌生的身体,粘潮的汗味杂着陌生的奇异味道,充斥着她的鼻端。一条温腻腻的男子手臂,横搭在她寸缕未着的胸前。
她的身体,撕裂般地疼。
她慌了,本能地想要找衣服遮掩,瞥眼却见她的嫡母高举明烛,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那眼神,就像在看一样脏得再也洗不净的事物。
秦六娘与府中管家花园私会,被当场捉奸。
这真是再俗不过的一出戏,俗得让人连看都不愿多看。
秦素哭,也闹,说自己被人设了圈套。
可是,没有人相信她的话。
郑大赤着满是吻痕的精壮上身,以头抢地,额头染血,那声嘶力竭的呐喊直是振聋发聩:“是六娘约我至此,以药相迷、以势相逼。我愿一死以证清白!”
那样撕心扯肺的哭喊,至诚至真,不由人不信。
人人皆知,秦六娘见了俏郎君,从来路都走不动。
人人亦知,秦六娘粗鲁不文,从不知礼数规矩为何物,此前亦曾引诱别府郎君,名声很是不好。
而她的“奸夫”郑大,不只fēng_liú俊俏、通文晓墨,更是她的救命恩公。当年她回府途中路遇强人,是郑大与阿豆死命相护,又恰逢一位路过的剑士出手相助,秦素才得以活命。
救命之恩,以身相报。
郎俊女俏,青春少艾。
这故事只听着便已荡气回肠,更遑论前因后果一丝不差,若说秦素与郑大没有私情,谁信?
她哭得晕了过去,醒来时,已在阴冷的柴房,脚上只着了一只袜子。
一个没了贞操、名声败坏、带累阖府声誉的庶女,连送给人做小妾也不配,活着都嫌污了空气。
她以为她必是要死了,或一根白绫,或一碗汤药,总逃不过一个死字。
可是,她只在柴房呆了一晚,便被嫡母派来的人送去了偏院,好吃好喝地供着。
后来她才知晓,她被许予了汉安乡侯膝下的幺儿做妾。
此子最爱美色,亦最喜纳妾,不过,他府中的妾室,没有能活过一年的。
有人暗地里传他是个天阉。
火苗跳跃着,像是不堪黑暗的倾轧,却终是挣不出这死寂的囚笼。
秦素觉得有些冷,不由自主瑟缩了一下。
后来的几天,她已经不怎么哭了,因为知道,哭也无用。
她像是在做一个漫长而可怕的梦,她只想早些醒来,回到平常的日子里。纵然,那些所谓的平常日子,其实也并算不得好。
如今回思前事,秦素便觉得自己傻。
不过是失贞罢了,天又没塌。可笑她那时一心求死,就连听到郑大逃跑、阿豆失踪这样的消息,竟也不愿动脑子想一想。
再往后,她总算学会了动脑子,也总算明白了嫡母对她的安排,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彼时的秦家已是风雨飘摇,秦府几位郎君相继出事,太夫人重病垂危,西院夫人沉疴在床,偏偏窑场又因藏龙盘一事有了极不好的传言,已然被查封了。
以她嫡母的见识手段,能想到用一个脏了身子的庶女,换得汉安乡侯府的些许看顾,已经称得上精明了。
以当时的情况看,这也实在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于是,她在事发后半个月的一天夜里,被一乘小轿抬出了秦府。许是怕出意外,她不只被塞了嘴、捆了手,临行前,她的嫡母还叫人灌了她浓浓的一碗安神汤。
那苦涩微甘的汤药味道,在往后的许多年里,久久缠绕于她的舌尖,流连不去。
秦素蓦地笑了,烛火下的双眸变得晦暗。
再往后的事,说是传奇也罢,说是噩梦也罢,与秦家却是无关的了。
她微叹了一声,再度打量着郑大的尸体。
这人已死了有一段时间了,不便继续耽搁,若再迟些,尸身会变得极为僵硬,倒不容易摆弄。
秦素有些嫌恶地皱起了眉。
有些事,做得再多也不会习惯。
她举目四顾,将烛台搁在一只菜坛子上,旋即转到尸体脚边,拖着郑大的两只脚,用尽全力往那堆砖瓦的方向拖去。
这是个力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