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打到了襄城,他终于听从了张宾的建议,从襄阳撤军,然后见了王如,提出要收编的他的军队,王如假意答应,并设宴款待,暗中派自己的兄弟王璃率军悄悄的包围石勒,试图杀死石勒。
那知道这根本就是张宾安排的,一场反包围战,杀得流民军四处奔跑,王璃被石勒斩首,王如跑脱了。张宾认为不能过多与王如纠缠,得马上攻下襄城,还可以拔掉新蔡这颗钉子,于是新蔡司马确被杀,大军杀向襄城,稍作休整,石勒大将桃豹,支雄,赵鹿等开始攻城。
双方箭如飞雨,荀崧还用上了大型的弩弓,杀伤力巨大,不过效果不大,匈奴人分的太散。
荀崧打败了石勒军三次冲锋,但是石勒却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反而派军队开始围城。
石览劝道:“荀太守,襄城守不住了,赶快撤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荀崧似乎是要与城共亡:“不行,襄城乃我大晋之武器库,如被匈奴军攻占,大晋就更危险了,陈郡,颍川的援军到了吗?”
石览看了看城外密密麻麻的匈奴军队,心想就算援军到了,会有多少人马?给匈奴塞牙缝都不够使。石览抬头看了看正在目视远方的荀崧,他心里盘算着...
匈奴军的有一次猛攻被打退了,石勒看着这个不大高的襄城,皱了皱眉:“孟孙可知这襄城守将是谁?”
“主公,可知曹孟德麾下治国之王佐之才否?”
“这个知道一些..荀彧?”
“正是,此城守将荀崧乃是荀彧玄孙,志操清纯,雅好文学,却不善军事。”
“哦?一个文官,居然能挡住我大军四次攻城,这是何能耐?”
“忠诚之既内激兮,而贲于外,荀崧乃是忠义之士。”
石勒还是很爱才的,既然他有心成就大业,肯定就要拉拢人才了,如果不能为己所用,那就杀一个是一个了。
匈奴军五更造饭,石勒亲自率军督战,天刚微亮,大军开始攻城,石勒所带的将领悉数开始攻城,东南西门皆告急,荀崧刚睡下不久,就听得城外杀声震天,他急急忙忙的穿衣披甲,拿上宝剑准备上城头指挥。
“石将军,你为何不在城上,战况如何?”刚出门就看见石览。
“禀报太守,襄城三面被围,匈奴攻势猛烈,援军受阻,破城近在咫尺,望太守弃城,以存实力。”
“大胆!竟敢乱我军心,来人,给我绑了他....”
众侍卫围了上来,不过不是绑的石览,而是把荀崧绑了。
“荀大人,得罪了。”石览一挥手。“带荀大人出北门撤往洛阳,其余人等随我杀敌。”
“石览!!你....放开我...”
战斗很是惨烈,城墙失守,晋军与匈奴展开巷战,边战边退,从凌晨战至正午,晋军几乎被屠戮殆尽,石览只带了几骑狼狈突围。石勒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攻克襄城,晋军军库被占。
石勒高坐大堂,他又问石勒:“孟孙,现在我军该如何动作?”
张宾道:“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石勒攻占襄城后,击退陈郡方向的援军,在襄城一带部署防线,与然后就没有其他军事行动了。
襄阳城内,王澄得到襄城失陷的消息,心急如焚,要知道这襄城是洛阳南下的必经之路,要不你就绕弘农那边走,要不就是沿黄河乘船而下。
王澄要求出兵,王敦不同意,王澄在议事厅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王敦,王敦呢?表面上波澜平静,心里却对这个堂弟有了隔阂,王敦是主帅,而且他是有一定军事能力的人,这个王澄既不给他面子,而且也不会看懂形势。
王敦笑道:“平子需要多少人马?”
王澄想了半天:“一万...两万人马足矣。”
“好,本帅拨你一万五千人,任你指挥,但是...如果兵败,平子愿受军法?”
“这....”王澄不敢了。
王澄这个人,好清谈,有武力,刚愎自用,喜欢标新立异,一言不合还经常脱了衣服裸奔,关键是他兄长王衍还经常赞赏他“落落穆穆然”的这种风度,让他更为得意。这次遣他来荆州做刺史,文武官员都来送行,他听到旁边树上小鸟喳喳叫,旁边还有一个鸟窝,他居然当着大家的面,自顾自的爬到树上去掏鸟窝,捉小鸟,才不得管你这些人怎么个看法。
王澄这人还是有优点的,就是看人的表情,他看到王敦那种神色自若的表情,他就知道王敦的用意了,他了解王敦其实就是一个笑面虎,装得很深,报复心很强,而且自己一个人带兵出去,没王敦做为后援,那他前后都有可能受死。
王澄退让了,他也怕死,不过脾气还是没有改,在大堂上拂袖而去。
王敦笑眯眯的看着远去的王澄,他也没多说。他现在的首要问题不是去救援洛阳,而是要收拾江汉一带的流民军--王如。
大堂上还有一个人,也是王家的,叫王棱,是王家这辈人人当中最小的堂弟,这个人很年轻就做官了,而且清正廉明,是有一定能力的,就是性情稍显急躁了一点,对于这个王家最小的族弟来说,其实王敦王导都还是比较欣赏他的,所以王导给他的官职是豫章太守,加广武将军。
王棱是真心为王家好,不愿意看到王家内部有矛盾,他也知道王敦一直有反逆之心,所以他时常劝谏王敦,要谦虚敬慎,忠心辅政,而且王家是个大家庭,大家要互相帮助,光宗耀祖,建功立业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