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强横扼逆襁褓婴  百年繁复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63066/5.html

斩首于此,恳请秦王首肯,我代王率民众与大秦永结同心,世为藩属。”

拓跋寔君这一番讨好秦王的话,俨然是以代王自居了。

苻坚看着几案上木盒里的首级,嘲笑地说:“本王劳师动众,十万大军征战数月,没能剿灭什翼犍残部,你一夜之间连杀六个王爷及代王、妃子,你真是以一当万,功劳不小哇。”

拓跋寔君没有听出苻坚话里的讽刺意味儿,不知好歹,恬不知耻地说:“我若为代王,一定唯秦王马首是瞻,鞍前马后,效劳终生。”

苻坚一听此话,勃然大怒,一拍案桌:“秦王这辈子见过的不要脸的人可说是太多了,还从未见过你小子这么不要脸的人。弑君杀父,公然向敌人邀功。你小子大逆天道,在家是逆子,在朝是逆臣。你小子知不知道,我大秦都城,当年就曾经车裂商鞅,轰动全国,今天,我若不车裂你小子二人,不足以平天下民愤。来人,把这两个无耻小人拉出去车裂示众,诏告天下。”

拓跋寔君没想到杀父弑君、卖国求荣,以望得到一顶皇帝的桂冠,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当即和拓跋斤双双跪拜在朝堂,苦苦哀求。苻坚大帝头望大梁屋顶,连看也不看这两个贼子。左右虎贲卫士上前,像抓小鸡一样把两人押送出去,当即被车裂于世,这是大秦帝国继当年车裂商鞅之后,又一次车裂的“外国”降者。

杀了这两个无耻的家伙,苻坚大帝对大臣们说:“这什翼犍一个蛮夷,不懂得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居然把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寔君’,这不是要他杀父弑君吗,所以他才会惨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闹出这样的笑话。中国汉字真是太奥妙了,尔等要注重学习!”

秦王发话,大臣们自然俯首称是,这话被后来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知道了,他决心苦学汉文化,以雪前耻。就这样,在公元376年岁末的凛冽寒风中,拓跋什翼犍创建于公元338年的代国,还没得到“联合国”的认可,就在苻坚大帝的铁蹄和亲儿子的屠刀下,走完了它38年短暂的一生。

关于什翼犍的死,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其中藏有猫腻。什翼犍在376年的动乱中并未被杀,而是被儿子俘虏送往长安,一直被苻坚大帝囚禁在俘虏营中。后魏北齐的史家魏收为尊者讳,总觉得君王被俘是件丢人的事,故尔臆造了寔君弑君的故事。

此说笔者不敢苟同,《魏书》前面部分被称为信史,皆因崔浩修史功不可没。司马迁修史敢说真话,为此掉了小脑袋(被阉割)。崔浩敢说真话,并把王室的丑事刻于石碑上,传诸永久。为此,不仅他一人,整个家族五百多人都掉了脑袋。他修的“魏书”广为天下所知,魏收若要为尊者讳,谅他也不敢公然篡改几十年前有口皆碑的历史。

因为崔浩的被杀,连《魏书》作者魏收也叹息说:“崔浩‘虽谋盖世’却是‘威未震主’,他的被杀,都因修史使‘民恶其上’的缘故呀。是何斯人而遭斯酷”,悲痛呵。再说,难道成为俘虏比儿子杀父还更让人觉得可耻吗,又何必要为被俘虏而忌讳呢,读者诸君想必会从崔浩的传记中找到答案。


第五章 强横扼逆襁褓婴(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