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酒中乾坤  警中剑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72247/14.html

姜山在工作、生活中无奈地拆解着自己的灵魂。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他都在无时无刻不忍受着这种分解的痛苦。

他不想同流合污,却又不能说出来。他不想去做,却又无可奈何。人在做,天在看。他相信一些事情的因果延续,报应是佛教的说辞,但他真实地见到一些同事在随波逐流中,堕落到谷底而不自知。有的凭着侥幸过日子,有的完全麻木了。

姜山还是会回到现实当中来。他陪着诸位领导,还找上几个在小城有些名气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然他们是局外人,有钱愿意与这些人交往。

一桌子人喝的兴高彩烈的,姜山不敢怠慢,先向刘书记敬了酒,再依次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敬酒。

万局长在一旁向各位介绍并表扬着姜山,还表示这酒敬了,在座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刑警大队有什么意见建议也顺便提出来,按上级要求的开门评警、征求意见就不上门了,请出来出也很好嘛。

最后了,大队长敬酒时就酒意浓浓了,他一杯干掉后,举着空杯,向刘书记和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态,在今后的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好上级及各位代表、委员的要求,保好驾护好航什么的。

最后还是来了一句实话:我们也需要各位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刘书记马上带着那几位代表、委员站了起来,嚷嚷着:你再倒上半杯,我们一起干了,有人场的帮人场,有钱粮的帮钱粮。

那几位被大队长称为领导的代表、委员也应和着,好,好。一气去都干了一杯酒,把酒局推上了**。每个人自由配对喝起了感情酒。

一时间,姜山没处下手,他出来透了透气。他知道,临结束前,他还要逐一敬一圈,叫做‘打通关”。

姜山还是到了洗衣手间,他估算了一下喝下去的酒,试了试头脑的清醒度和胃肠里的感受。他还是小心地用手指伸了喉咙处挠了挠,马上肠胃就有感觉,他借机吐出一些喝下去的酒和吃下去的菜。

这些年,姜山从担任副大队长与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人物打交道多了,练就的一项应急招数。

在小城里无非是酒桌上加深着谁也说不清的感情,地方小了,东扯西拉的,一般七大姑八大姨的,就会扯上些关系。在小城里,能够管点事、上得了台面的也不过就那么几百个人。

早年据说一家人管理一个单位的、亲家共同管理一个单位的事都有呢。那时没考试一说,用人不避亲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

任人唯亲是中国人骨子里固有的根脉。酒风盛行之时,一大帮子人喝了东家喝西家,特别是春节期放假后上班,那可单位自己举行团拜会,单位互相请客,同事轮着请,挨家挨户地喝酒,整座城就沉泡在酒香里一段时间。人们脸上整日都是酒足饭饱后的红光满面。

姜山深知中国人的酒场学问深着呢,他不想研究也不愿研究,他对自己的酒量还是蛮自信的,加上用这么一招,一般情况下就应付的游刃有余。这次也不会例外。

可不巧的是,姜山对刘书记还不了解。他喝多了酒,在乡镇党委里养成的坏习惯,往往盯住一个,早晚把他喝趴下,这样才过瘾。

姜山重新上了桌,刘书记行使起他的权威来了,以命令的口吻让姜山逐个敬酒。姜山当然也表示了诚意,站起身来,口里说着“领导随意,我干了。”然后,把杯子朝领导倒着,让领导验证似的。

这样的酒局过程很快,因为存在上下级关系。在中国只要有上下级关系就好办,命令式也好,家长制也好,都会行之有效地把所有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

姜山考虑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孔孟之道,正如姜山听一位教授讲课时提炼的世界四大古文明发源一样“孔子坐在黄河边上,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释迦牟尼坐在恒河边上,思考人与佛之间的关系;牛顿站在莱因河畔,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耶稣躺在约旦河里发现人与神的关系”。

“中国的关系”错综复杂,处理不好,一个关系就可能让事情全盘皆输。

更有甚者,一位领导曾经用讲政治的高度来验证喝酒者忠诚度和执行力,他只管斟酒,倒也体恤下属,量人看酒量。

一般情况下,他能让每个到场的干部喝酒到九成醉,足见他见人识人的水平。从酒品看人品,从酒量看工作水平,从酒局看人识人由来已久。

有的人还总结出一整套理论:每次喝酒都不醉的人不是酒仙就是狡猾之徒,不可交;每次喝酒都喝醉的人不是酒鬼就是无癞之徒,也不可交。可交之人是喝酒有度,有时醉有时醒。

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姜山感到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所用无处不在。他越来越信奉中庸之道,想问题办事情,为人处事,竟然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奇效,总之出不了大格。

特别在虚与应付的事情上,姜山屡试不爽。但在侦办案件中,姜山从来不这样去应付,他也发现有些老侦察员也会用这一套应付差事,明明没去做,也会有三四点,大差不离谱的,还真不好给他点破。

姜山所在队里原来有个技术员,那个时候技术员就他一个人,有些案件现场在山里不好走的地,他有时就会偷工减料,一般赶到现场就会到吃饭的点了,到了附近一观察他就形成了一份一张纸的现场勘察报告。然


第十一章 酒中乾坤(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