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芊忙解释道:“母亲放心,女儿出宫,皇帝哥哥是知道的。今儿是女儿的生辰,所以特意出宫来给母亲磕头的。”说着,韩芊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朝着大长公主磕了三个头,并道:“女儿感谢母亲给了女儿生命,更感谢母亲十五年来的养育之恩。”
“唉!”大长公主沉沉的叹了口气,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泪,伸手把韩芊拉起来,“你这孩子,真真是本宫命中的魔星!过个生辰罢了,说这些话作甚?平白叫人心里难过。”
“母亲莫要难过,是女儿不孝。”韩芊忙起身靠在大长公主的怀里,如小时候一样挽着她的胳膊撒娇。
大长公主果然吃这一套,抬手抚着女儿的后脑勺叹道:“罢了!难得回来一趟,且不管那些不相干的了!今儿咱们娘们儿要好好地说一天的话儿。”
“好。”韩芊乖巧的点头。
“我去厨房瞧瞧饭菜。”封氏忙道。
“我也去。”顾氏也起身。
“你这个样子还去忙什么?坐着吧。”大长公主看了一眼顾氏鼓鼓的肚子。
卫恬恬笑道:“饭菜的事儿我已经安排好了。只听大长公主和皇后娘娘的意思,咱们这家宴是摆在何处更好呢?”
“后花园的牡丹开了,咱们就去那里。”大长公主已经听说女儿用各种名品牡丹装点新年宴的事情,今年大长公主府的牡丹园扩大了两倍,韩家兄弟为他们的母亲搜罗了十几种名品牡丹,还专门去泽州找了花匠。
不仅仅是大长公主府,帝都城内的权贵们,十有六七都扩建了家里的牡丹园,即便没扩建,也至少会买几盆牡丹放在家里做装点。
由此,牡丹成了帝都城权贵们的新宠,泽州和曹州两县在今年短短的几个月内,只因牡丹这一项收入便足以养活两县百姓。这两县的知县属官以及老百姓们对皇后娘娘感恩戴德之情自然不用再说。
长公主府的牡丹园里,一朵朵开得正艳的牡丹花,花朵饱满艳丽,一片片花瓣紧凑地挨在一起,一层一层地,紧紧地裹住中间的花蕊。正片花海欣欣向荣,说不尽的富贵fēng_liú,繁花似锦。终是应了那句诗: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宴席齐备,大长公主十分高兴,命顾氏把韩锦,顾凝霜二人也带来,在最下手入座。
韩芊坐在大长公主身边亲自给她倒酒,大长公主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笑眯眯的不说话,眼神片刻也舍不得错开。
“母亲,女儿敬您一杯。”韩芊举起酒杯送到大长公主唇边。
“好。你也喝,喝!”大长公主抬手接过酒杯,浅浅的喝了一口。论理,她这病自然是不宜饮酒的,但今日高兴,一定要喝,旁人也无法阻拦。
“好,女儿陪您喝。”韩芊看着大长公主把酒咽下,也端起自己的酒杯,竟是一饮而尽。
顾氏忙拿了汤勺给这母女二人盛汤,又劝道:“皇后娘娘尝尝这玉带羹。这是宁侯夫人叫人专门改良了做法的,对大长公主的身子极有好处。”
“母亲,女儿服侍您喝。”韩芊接过汤碗和汤匙,喂大长公主喝汤。
“本宫自己来。”大长公主抬手去接汤碗,“本宫还没老到要人喂的地步。”
韩芊只得把汤碗给她,看着那颤颤巍巍的手端着汤碗慢慢的凑到嘴边小口的喝汤,看着她嘴角留下来的汤滴,以及那小心翼翼的样子,韩芊心里是说不出的酸涩。
“这汤不错,芊儿,你也尝尝。”大长公主慢慢的喝完一碗汤,又抖着手拿了帕子擦拭着自己的嘴角。
韩芊忍着鼻腔里的酸涩,忙点头应道:“好,好……”
不过说了几句话的工夫,大长公主忽然又糊涂了,竟问韩芊:“那《孝女经》你背过了没有?”
正在喝汤的韩芊一怔,看着大长公主严肃的神情,无奈的叹了口气:“母亲,女儿已经背过了。要不,现在背给你听?”
“背来。”大长公主肃着脸靠在椅子上,微微眯起眼睛竟真等着韩芊背诵《孝女经》。
韩芊无奈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忠毅候,理了理思绪,起身离坐开始背诵。
皇后娘娘一站起来,满桌子人谁还敢坐着?都纷纷的站了起来。
大长公主见了又不满的问:“你们站起来作甚?本宫又没罚你们。”
韩建元无奈的叹了口气,刚要劝说,忠毅候拉了拉大长公主的手,劝道:“哎呀,这吃饭呢,吃到一半儿背什么《孝女经》呀?等会儿吃完饭再背吧,这一家子人都在这儿等着呢。”
大长公主看了一眼忠毅候,不满的说道:“本宫教育孩子,你不要多嘴。”
忠毅候耐心的劝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你这教育孩子也不能挑吃饭的时候啊!”
大长公主又看了看眼前的一众儿女儿媳还有孙子孙女们,皱眉摆摆手,说道:“好了,你们吃饭吧。本宫饱了!”说着,她便起身离席。
“大长公主您慢点。”封氏和陈嬷嬷忙上前搀扶。
韩芊回过神来忙上前去从陈嬷嬷的手里接过大长公主的手臂,和封氏二人搀扶着母亲回房去了。
大长公主回到自己的卧房之后,陈嬷嬷和封氏上前服侍她换了衣裳重新坐下来,封氏便端着汤药上前喂她。
“又到了吃药的时间了?”大长公主皱眉问。
封氏忙劝道:“这滋补的汤药是宁侯夫人亲自给配的方子,这药材也是宁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