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挺吧…”稍微想了想后,严绍给出了这个数字。
严绍是打算每个班配备一挺。眼下巡防队有一个营,卫队则是两个连,全部加起来的话一共是54挺。算上备用的,100挺也足够了。
“100挺吗…”里德尔默默的算了一下,一挺轻机枪的话至少也需要5、600银元,一百挺的话就是5、60万。虽然不像铁厂或纺织厂。但对礼和洋行也算是一笔不小的生意了,何况军火上的利润是很高的。
想明白了后,里德尔抬头问道。“什么时候要?”
“当然是越快越好…”从第二批人到法国,到秦祯他们从法国回来只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所以这批机枪的确是越快越好。“另外你们洋行里有存货吗?“
听到严绍这么说,里德尔稍稍摇了下头。“这种机枪在欧洲等地比较畅销,但是在中国还很少有人买,所以我们洋行也没有太多的存货。仅有七八挺是给顾客看的,所以如果是100挺的话。我们也需要从丹麦取货…”
“既然这样…”严绍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那能先送几挺过来吗?我先让手下的人熟悉一下。”
里德尔笑了下,这对他来说只能说是小事一件。“这个到是没问题,我回上海就让人送几挺过来…”
————————————————————
礼和洋行的效率很高,在里德尔回去后,几乎是当天就将严绍所需要的几挺轻机枪送了过来。
看着摆放在眼前的机枪,严绍稍微点了点头。
“留下两挺,剩下的全部送到巡防队和卫队去,让他们先熟悉一下这种武器。”
“好的…”轻点了下头,陆瑛连忙吩咐下面的人这么做。
另外吩咐两个人把机枪装好后,严绍坐着马车赶到了距离并不是很远的研究所。
如今的研究所已经步入正轨,尤其是在人员已经达到50余人后,研究的项目也变得比过去多了许多。比如说合成橡胶和内燃机等等,前段时间研究所甚至还组装了一辆比较简陋的四轮汽车,让在芜湖的许多人都开了眼界。只不过这种汽车还处于一个十分简陋的阶段,根本不具备实用性,所以也只能拿出来看看…
在得知严绍赶过来后,研究所所长的李隐连忙赶了出来。
“老板…”
挥了挥手,严绍指了指身后的箱子。“我记得你们所有几个对军工方面也有研究的科学家吧?”
“没错…”多少猜到严绍来意的李隐点了点头。“的确是有几个对这方面有研究的,要不要我现在就叫他们过来?”
“也好,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他们办,让他们尽快过来…”这件事对严绍来说的确是比较急,所以自然是越快越好。
有了严绍的吩咐,李隐也不敢怠慢,连忙跑到大楼里把那几个对军工也有研究的科学家给找了过来,没多久严绍的面前就出现了三个白人男子。
“老板!”
对给自己发工资的人,这三个人自然是不可能会不认识,所以在见到严绍后三个人连忙用比较标准的汉语道。这也是他们来到中国后废了一些功夫才学会的。
见三个人来了,严绍也没和他们废话。“听说你们对军工方面也有研究…”
听到严绍的话,三个人虽然有些不明白,但还是点了点头。
“那好,你们先拆解一下这种机枪,看看有没有办法仿制一下…”见他们承认了,严绍示意身后的两人打开箱子,然后对着这三个人道。
见到箱子里面的两挺机枪,那三个白人也连忙凑了过去。过了半响才有一个研究员开口道。“这个应该是丹麦的麦德森机枪吧…”
“没错,这次我来就是让你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仿制这种机枪。”
造不如买。来自后世的严绍可不会有这种想法,对他来说只有自己能彻底掌握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所以他才会让里德尔先送几挺过来,看看能不能让手下的人仿制一下。
现在铁厂那边已经开始部分投产,每年产出的粗钢也有三万多吨,严绍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下建一所小型的兵工厂,专门用于生产一些机枪一类的武器。等到革命成功后,再将兵工厂的规模扩大。这也算是培养一下基础。
不过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武器的结构给弄清楚。
“如果能给我们些时间的话……”围着机枪转了转,为首的一个叫哈特白人开口道。“应该没问题。只不过这种机枪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我们也没有专门的设备和模具,所以在产量和质量上最好不要抱有太大的期待…”
“这个没关系…”严绍摇了摇头。“设备的话,我会用其他途径弄到手的。你们只需要先把这些武器的结构摸透。然后在进行仿制就可以了…”
设备的问题的确是比较麻烦,毕竟这东西的敏感性比任何东西都要高——————一个商人,没事建兵工厂干什么。
所以严绍也只能通过走私的途径来弄到兵工厂所需的设备,而且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