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到底谁是炮灰?  残明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85088/207.html

第二天一早,汪克凡的船队离开韶州府,拐向东北的南雄府,在南雄府弃舟登岸,准备进入江西的时候,一名湖广总督衙门的信使从后面追了上来。

这名信使见到汪克凡后,呈上一封湖广总督衙门的公文,幕僚程问上前接了过去,检验上面的行移印章,但只扫了一眼匣盒上的封皮,就皱起了眉头,转身把没拆封的公文送到汪克凡的面前。

“启禀军门,湖广总督衙门发来‘照会’,不合礼制,是否原样退回?”程问声音压得很低,伸出一个指头,点着那封公文的封皮,上面“照会”两个朱笔红字非常显眼。

“照会”,是明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不相隶属的官署之间,一般由地位较高的衙门对地位较低的衙门使用,有准下行公文的含义,湖广总督衙门发来一封“照会”,俨然是以上级机关自居了。

“大老远送来了,先看看吧。”汪克凡微微一笑,刺啦一声撕开封条,随手掏出了里面的公文。

大眼一扫,这封公文看样子是师爷的手笔,全文都是公事公办的口气,隐隐还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结尾处盖有总督衙门的官印,既没有何腾蛟本人的签名,也没有他的私章。

小肚鸡肠!汪克凡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这封公文在格式上明显花了不少心思,冷冰冰地保持距离感,又明显在端着架子。似乎用这种方式就能维护湖广总督的权威,给汪克凡一个下马威……把精力都用在这种勾心斗角上。难怪何腾蛟办不成什么大事。

细看公文的内容,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是会议通知。十五天后,也就是隆武三年的新年正月,何腾蛟在长沙主持召开军议,请汪克凡、汪晟两人参加。

第二条是对恭义营的责问。恭义营离开广东之后,返回湖广崇阳、通城一带,那里现在由卢鼎的部队驻守,恭义营大大咧咧闯了回去。和卢鼎的部队起了摩擦,双方甚至真刀真枪地干了一架,除了几十个人受伤之外,卢鼎的部队还死了两个人。

多亏卢鼎及时认怂,带着部队撤出崇阳、通城,把地盘让给恭义营,这才避免了真正的火并。他惹不起兵强马壮的恭义营,只好把这件事向何腾蛟报告,然后缩回了岳州府。

何腾蛟在公文里指出,恭义营这么做是非常不对的,大家都是友军,有什么事情不能商量?

恭义营本来就驻守在崇阳和通城一带。他们去江西之后,卢鼎才进兵入驻,以维护地方治安,好心好意来帮忙,却被当成小偷赶了出来。让将士们很寒心,希望汪克凡严厉惩处凶手。给卢鼎一个交代。

第三条是对汪克凡驻地的安排。汪克凡既然出任操江,在哪里开府设衙就是一个问题,何腾蛟在公文里直接给划了一块地盘——岳州府。

如果汪克凡同意的话,就可以把操江衙门设在岳州府,何腾蛟承诺会把卢鼎的部队撤走,把岳州府让给恭义营。当然,这是军事上的防区调整,在行政上岳州府仍然属于湖广管辖,其知府、同知、县令等官员都湖南方面任命的,不会发生改变。

汪克凡看完之后,把公文递给张家玉等人传阅,又对那信使摆了摆手,命他下去休息。

张家玉默默看完,又递给了程问,转过脸来眉头已经皱起了一个大疙瘩,程问一目十行看完,伸手在桌案上轻轻一拍,气愤难平。

“何督辅也太跋扈了!欺负操江衙门没开衙吗?军门最好把这‘照会’原样打回,不要理会他什么,否则一步低头,步步受制余人!”

程问身为汪克凡的幕僚,一心维护操江衙门的利益,操江衙门还没有开衙,何腾蛟就指手画脚,分明要抢占强势地位,处处要压操江衙门一头,如果这样的事情形成了惯例,以后就总得看湖广总督衙门的脸色行事。

操江衙门主管长江防务,和长江沿岸的各省督抚都要打交道,职权互相重叠,如果何腾蛟这个例子一开,操江衙门在其他各省也硬不起腰杆。

汪克凡不置可否,转头问张家玉:“玄子(张家玉字)兄,你有何高见?”

“原样打回怕是不妥,湖广军情紧急,军门一定要参加长沙军议,否则会授人以柄。”张家玉在官场上屡受排挤,碰过无数钉子,吃一堑长一智,对各种阴人的伎俩都非常熟悉,一眼就看出了何腾蛟的用意。

何腾蛟在正常的公文往来中,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故意给汪克凡添堵。比如明明该发平行公文,他偏偏发一个“照会”,又比如汪克凡刚来湖广赴任,以他提督操江的身份,何腾蛟应该写一封亲笔信,最少也要签个自己的名字,他却让手下的师爷来写这封信,而且语气十分倨傲,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但是何腾蛟占着抗清的大义名分,语气虽然傲了一点,说的事情却合情合理,还处处为汪克凡考虑,如果汪克凡和他斗气,就显得过于斤斤计较,不知道尊重官场前辈,无论和谁说,都显得汪克凡理亏。

张家玉当初年轻气盛,在这方面就吃过大亏,他在官场中和某人产生了矛盾,被对方撩拨几下就急忙反击,却被人家看透了虚实,无意中也把自己孤立了,对方翻过手来,再使出真正的狠辣手段,张家玉无从抵挡,在仕途上从此一蹶不振。

这种小手段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激怒对方,对年轻人用出来却往往收到奇效。年轻当然气盛,最在意别人的态度


第十七章 到底谁是炮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