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山头之争(中)  天兵在1917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88348/530.html

这话简单直接,一句话就点名了核心问题,托洛茨基立刻就反应过来了,他这是得罪狠了铁面人,虽然铁面人处于耿直的个性不见得会报复他,但怎么说都是他打脸在前,不解释清楚,这也是根刺。

问题是。这个话可不好圆,提议建议新机构的是他,现在总不能将自己的提议当中吞回去吧?这让他怎么下台?

托洛茨基也只好说道:“成立新机构和原有的办事机构并不矛盾,毕竟这个针对反革命行为而特设的机构只是临时的,属于特事特办。消灭了反革命份子之后,这个机构的使命也就完结。而且由您居中调配,必然能够让内务部。中纪委和新机构之间无缝衔接。我相信这能更好更快的开展肃反工作……”

不过捷尔任斯基还是不买账,想用这种把戏糊弄我?没门!

“我还是认为这是重复建设,根本就不需要设立这么多职权差不多的重复机构,这简直就是官僚主义的直接表现!”

这回轮到托洛茨基脸上挂不住了,被铁面人指着鼻子骂官僚主义,他能好过?发火吧。前功尽弃,保持沉默吧,这张脸算是被打肿了。

就在他最为难的时候,列宁忽然就发话了:“我不同意菲利克斯同志的意见,打击反革命份子怎么就是官僚主义呢?成立一个新机构如果就是官僚主义,那么以后当我们面对新情况的时候,当现有的政府机构职能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不能成立新机构?因为这太官僚主义了!”

列宁站了起来,重重的一挥手:“官僚主义就是一个大箩筐,我们的部分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什么东西都往里扔。动则就随便扣官僚主义的帽子,这很不好!我认为托洛茨基同志刚才说得很对,成立一个临时性的肃反机构没有什么不好,肃清了反革命,这个机构自然解散。这哪里官僚主义了?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我党反对官僚主义的典型,今后,在面对新情况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今天的经验,成立临时性质的办事机构,完事之后自然裁撤!这非常好!”

捷尔任斯基又一次沉默了。不过这回却是被动的,现在托洛茨基和列宁都明确表示要成立一个临时肃反机构,这个时候他若是继续反对,那就是自不量力的挑衅了。他虽然正直。但是并不傻,这种枪头鸟绝对讨不到好,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是愚蠢了。

不过有看官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突然的,列宁就帮托洛茨基说话了呢?应该说,这只是理解错误,列宁并不是帮托洛茨基说话,而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威。

毕竟,一开始托洛茨基提出要建立一个新机构的时候,导师大人可是没有反对的,甚至争锋相对的提名了斯大林。这也就是说导师大人是支持托洛茨基的意见的。

而现在,捷尔任斯基公然给托洛茨基冠以官僚主义的帽子,那么,如果始作俑者托洛茨基是官僚主义,随声附和的导师大人就不是官僚主义了?所以导师大人必然不会允许捷尔任斯基“指桑骂槐”,必然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这还只是其一,其二,列宁为什么会支持成立这么一个新机构呢?原因很简单,内务部和中纪委都在捷尔任斯基手里,监察权几乎就被铁面人垄断了,这种局面可不是什么好事。必然的导师大人要往里掺沙子,而成立一个职权差不多的新机构无疑就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在列宁表示明确的支持之后,一个临时性质的肃反机构是必然要成立了,不过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这个新机构的领导人归谁?

斯大林和越飞都不可能,捷尔任斯基如果上马,导师大人就会不高兴,折腾来折腾去,似乎问题根本就无法解决啊!

不过,列宁最善于解决这种无法解决的问题,二月革命之后,他排除干扰确立了革命的方向问题,三年内战结束,面对一片凋敝的俄国,他又断然抛出了新经济政策。可见,导师大人脑子很活,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就比如现在,他很随意的就抛出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我认为普梯洛夫工厂的彼得罗夫斯基同志,就很适合这个职位……他对革命忠心耿耿,对群众无比同情,最关键的是,他是非常可靠的工人阶级,绝对不会跟资产阶级的反革命份子有什么牵连……”

彼得罗夫斯基。这个人选很出人意料,当然,必须先说明一点,此彼得罗夫斯基非前面介绍过的那位当兵的彼得罗夫斯基,这位兄台可比他年轻的本家牛逼多了,属于老革命,而且在明年。也就是1918年3月召开的紧急中央委员会上,他将当选为候补中委。

实际上按照历史的进程,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成立第一届人民委员会上,此公应该顶替退出中央委员会的李可夫出任内务人民委员,也就是捷尔任斯基现在的位子。

只不过因为某仙人的出现。让历史拐了一个弯,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和李可夫提前就退出了中央委员会,李可夫的位置被捷尔任斯基顶替掉了。现在,他担任的是捷尔任斯基的副职。

那么,为什么列宁会提名他担任新机构的领导人呢?原因很简单,前面说过了,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都不适合。至少导师大人都不能接受。所以,新机构的领导必然不能是强势的中央委员或者政治局委员,否则就不符合导师大人平衡党内权力的初衷。

而彼得罗夫斯基就恰恰合适,他只是普梯洛


112 山头之争(中)(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