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接过这书,果真比她带来的那本厚上许多,拓印的旧书显然已经十分残破了,上面许多字迹也看的不甚清楚。清平翻了几页,竟看到原随在这书页边对一些模糊的字做了标记,便有些惊讶地看向她。
原随道:“昔日曾在贺州做官时断过件案子,有不法之徒仿造这书原版,于黑市上大肆宣扬,仿书与真品相差无几,几位书商不幸中了圈套,一路告到巡按府衙,这便是李大人手中拓印旧版书的来由。”
清平凝神听完她的话,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便道:“原大人判案时,想必应当没有这书的原版吧?”
原随颔首,引她坐在左侧椅子上,道:“起初那几个书商来告状时,的确是没有这书的原版,只是此案涉及钱财数目逾千,不是什么小数目,何况建兴前《庆嘉异志》几为禁|书,我先派人监押了那几人,才开始追究那黑市中仿冒此书之人。”
清平略一沉吟,道:“难道后头大人就寻到了原版?”
原随轻抚掌心,以表赞同,道:“断定书商们手中为赝品,就需拿出真品核对,后来得一豪商匿名呈上这书的原版,才落实了造假蒙骗的罪名。此案疑点重重,本应多方会查,书商们被骗仅仅是表案,但后来州府衙门追踪回了银两,也罚了那几位书商的钱,便就此封案了。”
“未必也太巧了。”清平拂去书页上的灰尘,道:“做假书的人既能将赝品仿的如此相似,必然是有真品在手。那群书商也是赶巧,为了这不知真假的书,肯花费千两银子,最后银钱竟还找回了……好似环环相扣,要引着大人去查什么事。”
原随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李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这案子已经封卷,再多的疑点,也只能轻巧放过了。”
清平微微一笑,道:“想来原大人心中必定有了打算,这书可否先借予我带回府中一观?”
原随道:“自然可以,这拓印版与大人手中那版不过差了几卷故事,其中最长的那卷,也是此书建兴时被列为禁|书的缘由。”
.
万事皆有源头可寻,上至人祸灾行,下至微末传言,都有其出处,有其踪迹。
所谓草蛇灰线,蛛丝马迹,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清平揉了揉发胀的额角,又再啜了口冷茶,合上书,靠在椅子上缓缓吐了口气。
如原随所言,这本建兴前版的《庆嘉异志》与现世所存之版不过相差七卷,看完其中最长的那卷,清平却不明白为何这个故事会被删去。
这卷名为碧落城,讲述的乃是一支商队,在路途中为躲避突如其来的暴雨,结果误入碧落城的故事。
碧落城,顾名思义,乃是一座建造在天上的城池,此城悬于云端,依托云气所建。晴日时附近山民在山上向湖面看去,便能看到一座巨大城池的影子,藏在翻滚的云气中,仿若天空之境。城边有一条如长龙般的巨河咆哮而过,终年不冻,相传是天下万水之源。城中人体态轻盈,骑着天马翱翔于天际,相貌与常人迥异,如姑射仙人,肤白如冰,其人饮风食露,并不吃寻常的食物。山边世俗村落的居民将之视为仙人,顶礼膜拜。
若单凭传奇而论,的确是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误入神秘无比碧落城的商队,期间种种离奇的遭遇,这一看就是编造,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真的,那也不至于被禁才是。
只是商队中有一人名叶秋,早年曾在江湖中闯荡出了些名声,江湖上的朋友送了个侠女的尊称。叶秋经历颇为丰富,对这装神弄鬼的碧落城并不敢兴趣,本想等暴雨下完就走,但却不曾想到,却在这山中供奉碧落城的神庙中,见着了自己失踪多年的姨母。
原来这碧落城会定时选拔凡人上去服侍,能得仙人点化,是许多人难求的机缘,是以山边村落将田地悉数献给神庙,叶秋等被视为有缘人,得到一干村民的热情款待,叶秋姑母也劝其留在此地,远离世俗纷扰,叶秋不肯,执意要随商队离开,商队中有半数人在见识到碧落城的神迹后,决意要留在此地,然叶秋及商队领队劝说无果后,便仍由她们在此。
叶秋离开前,她的姨母偷偷给了她一块玉牌,告诉她,见过碧落城的人,若是不肯依附神庙成为信徒,到了城外,定会被神侍所杀,只要叶秋身戴此牌,就能逃过一劫。叶秋与一队人顺水流而下,离开碧落城,当即将此事告知官府,官府率人入山探查,皆无功而返。
又过了几年,叶秋母亲因病卧床,想见一面妹妹,叶秋便再次寻访碧落城,几经波折,终于是来到了碧落城下,然令叶秋大吃一惊的是,山中不再是简单朴素的村落,而是许多繁华的城镇,观其规模,丝毫不输于山外凡俗人间,仿若山中之国。叶秋此番前来并未见着姨母,却见着自己昔年的好友,亦在此地修行,姨母已入碧落城侍奉。叶秋与神庙祭司长老多次交手,想要救回姨母与好友,险些送了性命。经过种种磨难,最后联合山下被抓来奴役的人一起逃出,复又至官府报案,官府早听闻民间多有教徒借此城种种神奇之迹传教,蒙骗愚妇凡夫,成为一股新势力,意图颠覆朝廷,便调兵遣将,派遣军队去山中一观。
那日暴雨惊雷,将士们千辛万苦寻到碧落城所在,只在山头瞧见云端处好似有座城池的模样,而山中灯火通明,俨然已成小国规模,待要再看,忽闻雷声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