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99122/126.html

尚书的脚下:“既然你听不懂我的意思,那就别做了,另选贤能。”

头发花白的户部尚书只觉晴天霹雳:他这是被革职了?

杨轩暼了眼站在武将里面的谢知非,只觉得怎么看怎么好看,神色煞气、戾气都只是在增加谢知非的魅力。

封在冰里数百年这才和他相遇:如何不令人感动!

于是,被美色迷惑的杨轩忘了所有的麻烦,站出来朗声道:“陛下,臣愿为君解忧!”

并且在下朝后对谢知非笑得意味深长:“将军稍等,杨某现在便去办,等会军营见。”

没懂到杨轩意思的谢知非看在那高到快生死相随的好感,认真回到自己军营等待杨轩,一直等到黄昏,杨轩领着禁卫军,抬着无数箱子来了。

一排排箱子一打开。

谢知非和自己手下表示自己被震撼到了:一箱箱的金银,一箱箱的绫罗皮缎,御酒百坛,粮草数垒……

杨轩走到谢知非身边,温柔得可以滴出水来:“将军可清点一下,看与圣上所赏可有差异?”

谢知非愣愣的看向杨轩,木纳道:“多谢杨大人。”

这些东西足不足量谢知非觉得没必要怀疑,因为这些东西上面都带着两个字:精品!

“你我之间何必言谢。”杨轩轻轻托起谢知非的手,此时离他提出同兄弟这么久了,想必谢知非已经想明白了。托着谢知非的手,杨轩心里爽得直冒泡:这武将的手就是粗糙,不过他喜欢!要是再摸摸他的脸或者别的地方,那才叫幸福!

在杨轩看来,既然谢知非没给他坏脸色,可见是愿意的。既然谢知非不先说,那就他先说吧,谁前谁后这件在在一起之后就没什么意义。

杨轩双目含情,桃花眼眼角带粉:“我已从包大人处得知将军的经历,时光荏苒,逝水无痕,好在将军珍惜当下。”

杨轩言下之意三个字:

——关爱我!

谢知非点点头,以为杨轩已经知道他受招安的理由,于是眼神坚毅,那个忠心报国、鞠躬精粹的盛唐将军又出现了:“没错,先辈之土不可轻易予人。”

杨轩愣了下,这似乎有点不太对,他们同兄弟跟先辈之土有什么关系。杨轩迟疑道:“将军……”

无意间看到地图的谢知非反手握住杨轩,激情澎湃,继续倾情出演自己的新剧本:“杨大人请放心,只要我活着,定要光复汉疆,重现四方朝贡的盛世!”

谢知非的副将双目含泪,激动道:“我等誓死追随将军,光复故土,重现盛世!”

这个场景太熟悉了,众苍云军立刻跟着道:“光复故土,重现盛世!”

杨轩随之默然:“……”

虽然这场面热血沸腾,然而杨轩觉得自己想要热泪盈眶:“光复汉土固然重要,将军终生大事同样重要,不知将军可有……”

入戏的谢知非沉声道:“杨大人不必再言,谢某还是那句话,天下未定,何以为家!”

副将一激动,也跟着喊:“天下未定,何以为家!末将誓死追随将军!”

然而这一次,苍云军们没有跟着喊,而是鄙视的看向副将:你个家伙不但成亲了,娃都两岁了!还好意思说天下未定何以为家?

副将也知道自己说的有问题,干咳两声准备做透明人,而这时候一个声音在军营门口响起来:“好一个天下未定何以为家,好!”

赵祯和包拯一脸赞许的走进来:“侯爷对国忠心耿耿,实乃我大宋之幸!”

在他面前说和他不在的时候说忠心国家,其中个概念是不一样的,赵祯听得心里熨贴。

谢知非和众人一跪:“陛下。”

心里正感性着的赵祯立刻过来,虚扶了谢知非一下:“骁勇侯请起,若我大宋将士都同将军这般想,何愁天下不平?何愁大宋不兴?”

“……”谢知非乖巧不说话了,这时候说什么,说大家都一样想吗?

呵呵哒,他现在是没头脑的武将,不是左右逢源的文臣,宋朝喜欢文臣有脑子做将军,不喜欢将军有脑子!

扶起谢知非的赵祯叹了口气,对谢知非说道:“此次同西夏之战,虽然将军俘获西夏皇族重臣,不过总体而言,我们依旧败了。我此行来是想询问将军,倘若我让骁勇侯做陕西经略经安抚使,你可有把握灭了西夏威风?”

可以啊!

光复故土的任务悬在头顶的谢知非立刻跪下来道:“若陛下信任臣,臣愿前往。”

失去了精锐的陕西经略安抚使绝对是一个火坑。

见谢知非毫不犹豫的跳火坑,赵祯感动道:“好!好!好!谢将军请起!”

好个毛线!

杨轩看着这画面暗自磨牙,做了安抚使,谢知非就要去那边呆着,一年半载都不会回来!

不回来他怎么交流感情,牵小手亲小嘴?

看着谢知非的侧脸,色心不轻反倒越来越重的杨轩心里下定主意:监军这个职务,他当定了!谁抢他跟谁急!

第44章 人间七铁血

宋廷的皇位来得并不光彩,昔日陈桥兵变,往赵匡胤身上披黄袍的武将们绝对没想到,自己那日学前任夺权的大胆行径,会给整个武官集体埋下怎样的隐患。

他们是从大宋龙拥君的功臣,同时也是胆大包天的贼子。黄袍可以加在赵匡胤的身上,自然也可以加在其他人的身上。赵匡胤长大的那个动乱时代,造就了他对武将与生俱来一种惧怕,从而导致赵匡胤在定下了‘右文抑武,兴文教


分卷阅读126(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